第241章 寻求帮助(二)

作品:乱三国之吕布|作者:业火苍生|分类:历史|更新:2019-11-20 17:27:12|字数:8114字

蔡邕突然接着开口道:

“虽然这个要求十分的苛刻,但也并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

一听事情有转机,

吕布的眼睛顿时亮了,

连忙起身追问道:

“岳丈大人,莫非真的有合适的人选吗?”

蔡邕的眉头依然紧紧地皱着,

点了点头缓缓开口道:

“人选确实是有一位,只是老夫担心……”

“岳丈大人,任何困难我都愿意去努力克服……”

蔡邕伸出手摆了摆,

制止了吕布接下来的话语道:

“这个问题却不是你能够轻易解决的了。”

吕布眉头紧皱,疑惑地看向蔡邕。

蔡邕看到吕布一脸期盼的模样,

再一次叹了口气:

“这个人,我一说名字你便知道了。”

“他是谁?”

吕布连忙开口追问道。

“卢植卢子干!”

吕布瞪大了眼睛看着蔡邕,

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蔡邕奇怪地看着他,

疑惑地开口说道:

“怎么了?莫非你不知道此人?”

吕布闻言,脑袋立刻摇得如同拨浪鼓一般。

开什么玩笑,

穿越来到这个时代之前,

他可是专门研究三国这个年代的历史教授,

汉末三杰的卢植他怎么可能会不熟悉。

在汉朝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之中,

涌现出了无数的名人,

其中有六个人在历史上曾经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

他们分别是被称为‘汉初三杰’的萧何、张良、韩信,

以及被称为‘汉末三杰’的卢植、皇甫嵩、朱儁。

之所以仅仅将他们六个人单独拿出来评价,

主要在于他们的功绩,

前者为大汉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以说没有他们三人的努力,

刘邦也不可能建立起汉朝,

至少不会那么轻易地建立起来。

至于汉末的三人,

则是因为他们平定了黄巾之乱,

延续了岌岌可危的大汉王朝的寿命。

关于他们三个人的记载,

在流传最广的《三国演义》当中没有过多的记载,

只是在黄巾之乱露了露头,

并没有展开细说,

并且还把平定黄巾之乱的功劳让给了其他人物。

但在真正的历史之上,

镇压了黄巾之乱的大功臣正是他们三人。

不过历史总是惊人的类似,

汉初三杰最后的结局,

一善终一隐退一反叛被杀,

但其后的根本原因,

却都是刘邦的不信任与怀疑,

站在刘邦的角度,

他如此去做并没有错,

只是未免让人感到悲凉,

即便是得以善终的萧何,

其实也是由于各种的原因,

才导致没有被迫害。

然而数百年之后,

汉末三杰的结局竟然惊人的类似,

虽然三人都没有死在汉朝皇帝的手中,

但却在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时候,

卢植和皇甫嵩二人都遭到了迫害,

只有朱儁还算得到了皇室的善待,

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卢植性格刚毅,

曾经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

为郑玄、管宁、华歆的同门师兄。

曾先后担任九江、庐江太守,平定蛮族叛乱。

后与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

并参与续写《汉记》。

黄巾起义时为北中郎将,

率军与张角交战,

后被诬陷下狱。

皇甫嵩平定黄巾后,

力救卢植,于是复任为尚书。

只是在董卓掌握权柄之后,

因为曾经上谏反对董卓,

而被他罢免官职,

于是隐居在幽州上谷郡的军都山之中。

后来被袁绍请为军师,

在公元192年时逝世。

卢植不但是一位着名的军事将领,

同时也是一位当世大儒,

并且也是一名优秀的老师,

教导出许多优秀的弟子,

比如说曾经担任辽东太守的公孙瓒,

还有后来成为了蜀汉皇帝的刘备,

都曾经在他的门下学习过。

再次回忆了一番关于卢植的记忆,

此时的卢植应该被袁绍招揽了没错,

吕布开口说道:

“可,可是卢植大人他如今不是投效了袁绍吗?”

蔡邕闻言奇怪地看向吕布,

“你这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卢植一直在军都山中隐居,即便是得意弟子公孙瓒前去邀请都不得一见,更何况是杀掉了他爱徒的袁本初。”

吕布闻言立刻闭上了嘴巴,

看来这又是自己这只小蝴蝶引起的反应,

不过这样一来倒是遂了吕布的心愿。

卢植此人正如蔡邕所言,

绝对是担任此时的最佳人选,

没有之一。

论能力,他可是平定黄巾之乱的最大功臣之一,

论资历,他履历丰富,屡立战功还曾经校勘儒学经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乱三国之吕布》,方便以后阅读乱三国之吕布第241章 寻求帮助(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乱三国之吕布第241章 寻求帮助(二)并对乱三国之吕布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