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美国报纸行业现状9/10

作品:美利坚财富之路|作者:新一思言|分类:都市|更新:2022-10-12 11:04:04|字数:8258字

《纽约观察家》原老板亚瑟·卡特,主营房地产。

老美与天朝国情不同,这边的房地产商能出富豪。

却出不了首富,连前百名都排不上那种。

老美这边,并没有那种全国性的房地产公司。

一个再成功的房地产商人,一般就只在几个大城市。

或者干脆就只在他所在的那个州有影响力,出了自己的地盘就没什么人知道了。

d·特德·勒纳除外。

这位性格爱炫,除了这个地产商以外。

他还是个电视商人,特别爱上节目当评委那种。

这是因为两国国情不同。

造就的结果,就是地产商在美国这边实在算不了什么。

毕竟美国的地产行业,从镀金时代开始算的话。

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什么阶段都经历过了。

华夏那边,真正地产行业出现的时间。

到亚伯重生之前,都还没过三十年。

不成熟的市场,有特色的市场,自然容易造就不一样的情况。

所以别以为地产商卡特很有钱,其实亚瑟·卡特资金链一直很紧张。

要不也不会一直想卖《纽约观察家》,且价格越来越便宜了。

“亚瑟·卡特,他的资金比较紧张。”

看着两个总编辑,亚伯说:“现在你们的老板是我。在资金这一块,你们再也不用担心。”

“虽然你说的没错,迪兰。但我觉得,《纽约观察家》总归是要做一些改变。”

“例如在每一期里,增加一个【名人专访】的栏目怎么样?”

“您的意思是?”迪兰不确定的道。

“顾名思义咯。”

亚伯说,“就是每一期报纸,找一个名人作访问,将访问的内容刊登出来。”

在媒体行业特别成熟的美国,名人专访并不是什么首创。

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纽约观察家》先前也有过类似的栏目,不过并不是常驻栏目。

偶尔才会有一些名人,接受《纽约观察家》的采访。

并且大部分还是地产商人,少部分才是其他名人。

亚伯现在的意思是,要把这个栏目常驻化。

用各个行业的名人,用他们的专访,来提高《纽约观察家》对社会精英的吸引力。

“史密斯先生,我知道您的意思了。”

总编辑迪兰苦笑:“可是这个可能没那么容易。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名人可以访问。”

《纽约观察家》在纽约还有些名气,但也仅仅只是有些而已。

并没有达到《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那样的地步。

《纽约观察家》的专访,会有很多人愿意接受,但同样的也会有很多人不是很在乎。

偏偏那些愿意接受的人,在地位和名声上也就一般般。

《纽约观察家》看不大上那种。

比如d·特德·勒纳不管哪家报纸采访他,只要不是没名气的小报。

这位什么都懂的先生,都会屁颠颠的同意,并且非常的配合。

久而久之,现在都没什么真正的媒体,乐意采访这位爱放炮的懂先生了。

亚伯也明白《纽约观察家》与迪兰的难处。

要是这招有用,估计先前亚瑟·卡特早就用了。

“先这样做着吧。我会给伱一个名单,这名单上的人,我会特意邀请他们。”

“在我邀请过后,这些人大概率会乐意接受采访。”

亚伯想了想,认为先开一个好头,后面这种情况可能就会好一点。

他打算先让《纽约观察家》,去专访一下布隆伯格。

布隆伯格现在正在准备参加明年的纽约大选,正是最需要曝光的时候。

虽说布隆伯格自己有强大的彭博社

但正向曝光度这种东西,对政客来说,向来是多多益善的。

再加上自己和他的一点人情,布隆伯格应该不会拒绝。

布隆伯格之后,可以再找nra的拉皮埃尔。

拉皮埃尔现在因为亚伯想捐助,并且捐助额很大的原因。

估计也不会拒绝。

拉皮埃尔之后嘛.

不是还有那几家大公司的巨头吗?

比如查理·沙夫等人,让史密斯资本出面,应该也可以请来几个。

再之后,还可以请纽约警.察局总局.长这样的人物。

和拉皮埃尔一样,看在那么多捐助的份上。

想必也不会拒绝。

后面还有irs的几位大佬,也可以找机会邀请。

等这些人专访完,差不多是十期,甚至更久以后了。

到了那个时候,《纽约观察家》这个专访的栏目,名声应该也有了。

那时候再去邀请其他行业的名人,也有了一定的吸引力。

这种良性循环,只要开头可以循环下去。

后面会越发展越好,大部分节目都是这样的。

对于《纽约观察家》这种精英向的报纸,亚伯目前能想到的办法。

暂时也就这样了。

他又不是精英出版人,对这个行业也不熟悉。

后续倒是可以走上互联网,但那大概是明年和后年的事情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美利坚财富之路》,方便以后阅读美利坚财富之路第104章 美国报纸行业现状9/10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美利坚财富之路第104章 美国报纸行业现状9/10并对美利坚财富之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