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送子观音史密斯

作品:美利坚财富之路|作者:新一思言|分类:都市|更新:2022-12-23 13:04:31|字数:11116字

美国运通公司,本质上是一家金融服务公司。这家公司最着名的业务是信用卡、签账卡以及旅行支票。

它属于组成道琼工业平均指数的三十支股票之一。

还是这30只股票里,唯一一个服务行业里的公司。

可以说是一个异类,但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它的业务太成功了。

在《福布斯》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中,美国运通从来都没有低于一百名。

在《商业周刊》上,更是将其列为全世界最有价值品牌的第15名,估值其品牌价值约为78.7亿美元。

它原来的首席执行官是肯尼斯·切诺特。

肯尼斯·切诺特其实2001年年初才刚刚上任,任期都未满一年。

可能也正是因为不想放弃刚刚到手的权力。

肯尼斯·切诺特在面对亚伯的收购时,才会一直表现的非常抗拒。

以至于甘愿被人当枪,冲在最前面,最终得到了被罢免的下场。

也成为去年华尔街下台最快的ceo。

1月2号上午。

华尔街。

过去近80年里,纽约这条全长仅500多米、宽度仅11米的街道,一直都是全球金融中心。

在那之前,拥有这个地位的是伦敦。

但伦敦在金融界的地位,随着大阴帝国退位,它也不得不把金融老大的位置让给纽约。

就像大阴帝国把世界老大的位置,让给了美帝一样。

不过,这条世界上最着名的金融大街,如今却一派萧条景象。

英国《卫报》在九一一事件发生,过了一个月后,刊发了一篇报道,描绘了华尔街的状况:

【大街上写着“出租”字样的招牌随处可见;即使是进入假期,门店也少有人光顾;租赁活动相比一年前下降了近55%,比8月份下降了90%。】

事实上在九一一发生前,华尔街就有过一次撤离潮,大概发生于1995年—2000年。

在这几年里,摩艮士丹利和美国四大银行之一摩艮大通,先后将总部撤出了华尔街,不过都没有离开纽约。

第二次真正的撤离潮,是在去年的“九一一”事件之后。

大量金融公司、银行撤离。恐怖的灾难,让曾聚集在华尔街附近的金融公司四散,有的更是直接撤出纽约。

毕竟现在已经有非常实用的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也足以支持逐渐完善的全电子化交易的能力。

九一一过后,发生在双子塔里那些不幸公司的遭遇,也让大部分金融资本公司,有了防范风险的分布式办公室需求。

技术的进步再加上这次大危机,让华尔街对金融公司的吸引力疯狂下降。

这种情况让“金融之都”纽约面临税收丧失、地位不保的尴尬局面。

情况非常严重,以至于纽约市正府已经开始计划,希望通过税收减免的方式,鼓励金融公司重回曼哈顿下城。

带头逆势而行,在所有人都害怕而逃离曼哈顿下城和华尔街的时候,却反而把总部都搬迁到曼哈顿下城的一系列史密斯公司。

它们都在可以免税、减税的名单里。

谁叫这些公司所在的大楼,也就是史密斯大厦,它虽然不在那500米长的华尔街里。

可它刚好也在曼哈顿下城,还在下城核心位置。

正好处于减税补贴的范围之内呢。

这样的榜样,即使没有布隆伯格,也会被推出来。

更何况现在纽约是布隆伯格说了算。

那这种福利政策,自然非史密斯一系莫属。

甚至把这些福利给史密斯一系,旁人还不能说什么。

要敢说,那就让他们也搬回曼哈顿下城去好了。

这一天,史密斯大厦的52层。

亚伯的办公室里。

亚伯端坐在柔软的老板椅上,脸上带着澹澹的微笑,看着坐在他对面,今天特意来访的瑞银集团,北美总裁奥托·沃波格。

在运通公司的大股东当中,持股最多的海外机构,就是瑞银集团。

这个瑞士最大的联合银行集团,拥有运通公司差不多3.96%的股份。

是道富银行等美国本土的五大机构之外,持股运通公司第一多的机构。

先前运通公司股东们,抗拒亚伯的到来时。

瑞银集团算是冲在比较前面,鼎力支持肯尼斯·切诺特的一位。

可惜他们这个联合体内部,根本就不团结。

最终被亚伯联合索罗斯,直接从内部给瓦解了。

让亚伯顺理成章,正式进入运通公司董事会。

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瑞银集团,就是当初打算坑他一下的那个团体之一。

只是可惜,他们并没有成功。

不仅没有成功,反而可以算是落到了他亚伯·史密斯的手中。

面对这样的家伙,亚伯早已经把手中的刀高高举起,对准了对方的脉门。

什么冤家宜解不宜结,不能落井下石之类的。

在亚伯这里全是些屁话。

既然选择了为敌,那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美利坚财富之路》,方便以后阅读美利坚财富之路第385章 送子观音史密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美利坚财富之路第385章 送子观音史密斯并对美利坚财富之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