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皇帝看不透的骊山

作品:我岳父是李世民|作者:张围|分类:历史|更新:2023-05-29 17:52:33|字数:8316字

张公瑾当年跟随过王世充,他带着一百多人就敢去平叛,有惊无险地收回河南十五州。

运筹帷幄,为人果决。

是陛下极为信任之谋士,却显山不露水,房杜二人亦不敢轻视他。

“说来当年还是老夫领着他向张公瑾拜师的。”

这话一出在座的几个士子纷纷交头接耳。

长孙无忌又道:“诸位也不必担忧,张公瑾不过是个垂死之人,只要他一死张阳便再无依仗。”

几个士子又是低声议论一番,这才起身离开。

长孙无忌送别他们,这些门阀士族子弟都要好好扶着,就怕他们作乱。

为了社稷,长孙无忌自认一直以来都不懈怠。

科举要继续开,士族还是继续安抚。

尤其是连开两年的科举。

他们说的是张阳吗?这些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他们更想要阻挠科举与官学的开办。

在朝中要处理朝政,还要照顾着这些大族的心情。

长孙无忌重新坐下来,看着关陇那些老门阀送来的书信,低声嘱咐道:“带话给关陇就说,朝中一定不会忘了他们当年的扶持,子弟入仕之事可从长计议。”

“喏。”

大唐初立,李渊创立武德一朝,那时候就欠下了不少的人情。

有些人情到现在未还。

长孙无忌此刻的心情很不好,还要帮着陛下处理这些琐事,还有一个张阳在朝堂胡作非为。

“报!家主,霸上出事了。”

长孙无忌沉声道:“讲。”

部曲回道:“今日,公子带着几个大食商客前往霸上商议以后往来事宜,许敬宗就带着御史台的人前来拿人,现在霸上的几个大食人都被拿下了。”

长孙无忌沉默半晌,又拍桉道:“好你个许敬宗,尔等鼠辈敢来老夫的封地拿人!”

“报!”又是一个部曲匆匆而来,“赵国公,这是外交院裴行俭送来的信件。”

听到裴行俭这个名字,长孙无忌眉头直跳,接过书信看着其中内容,年纪轻轻书法倒是不错,写着这一次的事情是一场误会,大食商人受礼部看管,私自结交朝中勋贵之后,长孙冲也是被他们的话语蛊惑。

看着落款是裴行俭的名字,长孙无忌反倒是不恼怒了,又笑道:“冲儿可无碍?”

“公子无碍。”

长孙无忌脸上带着笑容看着这份书信越看越是喜欢,“老夫惜才,此事罢了,就当是给裴行俭一个人情,你带话给许敬宗就说老夫是看在年轻一辈的面子上,如有下次没有老夫应允敢去霸上拿人,定不轻饶他。”

“那……”

“又怎么了?”

“那些大食商客如何安排?”

“大食人的死活与老夫何干,抓了就抓了,这是他们礼部的事。”

“喏,这就去安排。”部曲脚步匆匆离开。

此刻的外交院,裴行俭等在门前,“薛大哥,这些书卷你能看懂吗?”

薛仁贵坐在门前手捧书卷一脸严肃地点头,“看得懂。”

裴行俭皱眉往朱雀大街北面看了看,见到许敬宗带着礼部的人马回来这才放心。

“薛大哥,以你的身手何必再去看这些书籍。”

薛仁贵的目光依旧在书卷上,“男子定要文武双全,科举是我文章策略不行,光有一身武力有何用,不能辜负张尚书的安排。”

裴行俭苦涩一笑,“我们连张尚书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见都没有见过。”

片刻后,坐得有些累薛仁贵便捧着书卷站着看。

许敬宗带着人到了近前,裴行俭上前道:“按照许侍郎安排的已经送信过去。”

“你们把这些人带到大理寺先关押着。”

“喏。”一众官吏回应。

裴行俭狐疑道:“许侍郎,这些大食商客也归大理寺管吗?”

许敬宗摘下官帽又挠了挠后背,“不妨事,我们尚书与大理寺的少卿还是有些交情的。”

“我们尚书还真是……”

“真是什么都不管?”

“下官没有这个意思。”

看裴行俭行礼的模样,许敬宗笑道:“其实在这里的人一样,我们礼部五个侍郎,对这位尚书都颇有言辞,更不用说你们了。”

一个小吏匆匆而来,“许侍郎,这是张尚书让人送来的信件。”

许敬宗愁眉不展地接过,打开封蜡看着其中内容。

在这个地方能够时常见到尚书的也只有许敬宗,裴行俭稍稍挪了两步,想要去看信中的内容。

这不看还好,站在他背后,裴行俭翘首看着,看着信中的内容更是困惑,字里行间都形不成这一句话。

“许侍郎,这信为何……”

许敬宗笑着收起信,“这是我们外交院的密信,还有译本可以对照着看。”

“许侍郎不用译本也能如此看译文吗?”

许敬宗了然一笑,“闲着无事,背下来了。”

裴行俭又是一阵无言,这外交院还真是奇人辈出。

许敬宗正要迈步走入,又回首问道:“认识一个叫王玄策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岳父是李世民》,方便以后阅读我岳父是李世民第五百章 皇帝看不透的骊山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岳父是李世民第五百章 皇帝看不透的骊山并对我岳父是李世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