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归来的第一支西征军

作品:我岳父是李世民|作者:张围|分类:历史|更新:2023-11-21 02:26:44|字数:8044字

营地外很安静,众人都缩在营帐中休息,马上就能回到长安城了。

薛仁贵与王玄策坐在火边,低声说着话。

“回长安城了,你打算在军中任何职?”

听着王玄策的回话,薛仁贵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妻子柳氏,她身上依旧穿着甲胄。

他又看向大帐内,裴行俭正在和许敬宗,还有李义府他们谈着话。

薛仁贵低声道:“全看朝中安排吧。”

王玄策凑近问道:“听裴都护说那位骊山县侯早在你科举落第之时就看中你了,你此番回去想必也能得到骊山县侯的举荐。”

见薛仁贵依旧沉默不语,他又道:“中书省侍郎许敬宗,鸿胪寺少卿李义府,礼部尚书张大安,这些人可都是那位骊山县侯举荐的。”

在王玄策的理解中只要得到了骊山县侯的举荐都能够在朝中得到一个很好的位置。

薛仁贵笑道:“我不是他们,我就是一个粗人。”

王玄策笑道:“仁贵,你就是太过自谦了。”

营帐内的对话依旧在继续,裴行俭看完了两封信,一份河东裴氏的竹简,另外则是一张纸,纸上写着的便是骊山县侯的建议。

再看这位县侯的话语,很有意思,比如说这一句,你本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将领,让你去文职确实委屈了,但群众里有坏人,言尽于此,你若想狂放地过完此生,我虽不理解,但尊重。

裴行俭来了兴致,又问道:“现在的长安城是什么模样。”

许敬宗回道:“现在住长安城的人越来越多,是中原最热闹的地方,崇德坊是年轻士子聚集之地,据说这么小小一个坊市,每到开市的时辰就会聚集五万读书人。”

“还有东市,你在东宫的市集上什么都能买到,不管是关外关内的货物。”

“西市有很多西域人,突厥人,吐蕃人,还有波斯人或者是回鹘人,他们都在称颂天可汗,至于其他地方老夫说多了也无用,裴都护到了长安城尽可以去看。”

“以前你还在礼部做个文吏,那时候的长安城还显破败,可如今已经是换了一副模样,一天看不完,也看不尽。”

裴行俭还是点头,笑道:“现在就想回长安,看看长安风光如何。”

李义府回道:“下官愿与裴都护一起入长安。”

“好!”裴行俭一拍桌案又道:“那就请几位与末将一起入长安。”

众人举起酒碗一饮而尽。

几人说到了朝中的事情,李义府和袁公瑜一起说着长孙无忌,说到了太极殿打架的事情,裴行俭笑得很开心。

“这长孙无忌太不是东西了!竟一直阻挠西征。”李义府叫骂着,言语中要将长孙老贼生吞活剥。

酒水正酣,裴行俭却是越来越清醒,在波斯就关注着往来的消息,便能知晓朝中因为西征争吵不休。

哈立德一死,裴行俭就觉得该回去了。

不想朝中竟这等有趣,错了这么多年的长安风光,他打算看个够。

“敢问三位,骊山是个什么模样。”

被裴都护这么一问,三人都沉默了。

良久,许敬宗开口道:“如今骊山是一个如同仙境一般的地方,住在骊山的人生活富足。”

言至此处,李义府又道:“如今的骊山被关外人称作仙山,也有人说张阳将人力当作资源,是一个恶人。”

裴行俭颔首道:“骊山县侯能够造出火器此物,当真了得,不知此番能否见到县侯。”

许敬宗劝道:“裴都护还是莫要去见骊山县侯。”

裴行俭无奈一笑,又道:“治理西域,征讨西突厥,驰援波斯,开战大食,四年了,若不是这位县侯哪有这四年的风光,如何能不见他?”

裴行俭再看许敬宗带来的书信,再看那句话,虽不理解但尊重。

好似在说你裴行俭竟可以胡闹,这些事都与骊山无关了。

自嘲地笑了笑,裴行俭忽有了醉意,低声道:“县侯呀县侯,你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样的。”

看裴行俭的状态不太对,三人一起齐身,“裴都护府喝醉了,该多休息,我等先行告辞了,明日一早再来。”

说罢,许敬宗带着人走出了营帐。

李义府小声道:“裴都护此人该是我们这边的吧?”

“呵,你要是和军中的人有了瓜葛,活不了太久的。”

听到这个警告,李义府躬身行礼道:“下官失言了。”

许敬宗在冷风中收紧自己的衣衫,看了看四下加快脚步离开。

翌日,军靴踩在地上,泥泞的路面被冻了一夜,现在结了一些薄冰,一踩下去就碎了。

每迈出一步就能听到细碎冰块裂开的声音。

一众兵士醒来得很晚,当初在高昌时日出很晚,一般到了辰时天际才刚刚亮堂,到了午时才开始劳作。

而关中在卯时,天就亮堂了。

这也导致回到关中之后,对这里的时辰与日出变化让众人竟一时间没有适应过来。

裴行俭笑道:“有些不认识家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岳父是李世民》,方便以后阅读我岳父是李世民第八百四十二章 归来的第一支西征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岳父是李世民第八百四十二章 归来的第一支西征军并对我岳父是李世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