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分账不均

作品:我不是奸臣|作者:令狐蒜|分类:历史|更新:2022-11-11 01:52:42|字数:4636字

正常来说,一个受人尊敬的衙门书办堕落成被人唾弃的奸细,绝大多数都是经受不住色跟财的考验,可李焕经过讯问后发现,眼前的这个奸细之所以堕落,又不仅仅是色跟财而已。

被抓的书办姓孙,本是亳州城内的一个秀才,在不少书中,对于这种久试不第的秀才总喜欢在前面冠以穷酸二字,但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秀才都过得还算滋润,毕竟功名在身,且又识文断字,随便找个活路就比普通百姓舒服得多。

比如眼前这个孙秀才,人到中年实在没有继续考下去的勇气,索性就在知州衙门找了个书办的活路,算是放弃科举选择认命了。

按道理来说,孙秀才的下半辈子就要在知州衙门中蹉跎,平日里靠着手中的权力捞点黑钱,下了班之后到亳州的酒楼里面喝喝酒,等喝到微醺时再去戏楼听听戏,如果兴致来了,还能到青楼里过个夜。

可孙秀才的选择着实出人意料,放着这么安逸的生活不过,偏偏去干那杀头的奸细,经过调查后,孙秀才的节操可比其他同事高了不少,并不是那种为了财色可以不顾一切的人,李焕看到这个调查结果脑海里一阵疑惑,想来必定还有其他原因。

“别硬挺着了,你也算是衙门中人,进了这种地方你熬是熬不过的,再说你想想你的家人,父母妻儿被流放三千里,就算这一路上大难不死,到了边关一样是死路一条,而且我听说你有个姑娘还未出阁,一旦进了教坊司,你想想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李焕来到牢内看到浑身是伤的孙秀才后不禁大为诧异,一个读书人能熬过这样的拷打,还真不容易。

李焕的话犹如致命一击,彻底击溃了孙秀才的心理防线,在大明朝可从来没有祸不及家人的说法,只要孙秀才奸细的罪名一落实,孙秀才的性命必定不保,至于孙秀才的家人,那结局其实一个悲惨了得。

“如果我选择配合,将这伙土匪引下山来,能否饶过我的家人?”愤怒的孙秀才迅速冷静下来,李焕之所以亲自来到牢房,必定另有原因。

冷静下来的孙秀才仔细一想就不难猜到,如今自己最大的用处就是可以联系双锁山上的土匪,既然自己还有用处,孙秀才就地提出自己的条件。

孙秀才知道自己人赃并获,如今已绝无生路可言,唯一的希望就是想别拖累自己的妻儿父母。

“聪明人果然好说话。”李焕笑了笑后继续说道:“不过我得告诉你,你现在压根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合作成功,双锁山上的土匪被歼,你的家人或许有条活路,如果合作失败,那就只能把你交上去了。”

李焕的残酷和决绝让孙秀才感到绝望,内心的绝望让孙秀才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彻底放弃了幻想,选择如实向李焕坦白。

“那就先说说你和双锁山的土匪是如何联系上的吧?”李焕见孙秀才服软,当即命人将他放了下来,找了一处干净的密室后再开始接下来的讯问。

“亳州城南有一悦来客栈,里头有一名小厮专门负责与我联系,我只需将衙门内部的消息传递给他。”孙秀才如实回答道。

孙秀才作为兵房书办,对于亳州知州衙门发布的一系列剿匪政策自然再清楚不过,有了孙秀才这个内应,那双锁山上的土匪犹如开全图一般,自然把刘守备一伙按在地上使劲摩擦。

“你干这个多久了?”李焕接着问道。

“两三个月前吧,至于多少次我也记不得了。”孙秀才一脸无所谓地回答道。

“一直没人怀疑?”李焕就纳闷了,商队连连被劫,就算是亳州知州是个猪脑子也想明白了,为何孙秀才会拖到现在才暴露。

“怀疑?谁怀疑?知州大人?就算是知州大人怀疑了又能怎样?”孙秀才连连发问道。

“没人追查吗?”李焕无语问道。

“追查?谁去追查?”孙秀才顿了顿后回答道:“衙门上下谁不知道知州大人喜欢吃独食,知州大人靠着这人口买卖赚了盆满钵满,可其他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连口饱饭都吃不上,谁有心思去查这个事?”

孙秀才的回答彻底让李焕彻底无语了,感情这事的起因只是分账不均导致的,然后接下来孙秀才的一番话彻底刷新了李焕的三观。

原来亳州城外的土匪之所以迟迟剿不干净,压根不是双锁山上的土匪太强,而是亳州城内的上下官员没当一回事。

亳州知州靠着人口买卖大赚特赚,可赚的银子全部流到知州大人一个人的口袋里去了,其他人只能干瞪眼,这事搁谁心里都不舒服。

当然有的人不舒服只能暗自骂娘,可有的人那就付之行动了,比如眼下的孙秀才,在自己的女儿得了急病无钱医治后,孙秀才彻底怒了。

不过仅仅是愤怒还不够,这颗愤怒的种子需要在合适的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

很快,这块土壤也有了,所谓无巧不成书,孙秀才的巷子里刚好有个在双锁山上落草的土匪,孙秀才看着这个平日里的小瘪三如今混得人模狗样,这心里是越发的不平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不是奸臣》,方便以后阅读我不是奸臣第174章 分账不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不是奸臣第174章 分账不均并对我不是奸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