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270章 军团主将

作品:血之孙吴|作者:布鲁斯老爷|分类:历史|更新:2022-11-26 08:08:16|字数:9990字

时至十一月,天寒地冻,比之去年冬天还要冷。数万大军,带着御寒神器,尚且冻得瑟瑟发抖。别说是继续作战了,只能每天缩在城内烧火取暖,好在运输大队的工作已经完成。

随着天子的诏书被送到樊城,一时间皇恩浩荡,升官的喜悦也让将士们短暂忘却了严寒。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周瑜升官了,成了大汉前十的高阶武将,这没什么说的。毕竟周瑜他要能力有能力,要威望有威望,要战绩有战绩。

相比之下,唯独太史慈被天子封为了安南将军让人眼红。

一个月前,太史慈还只是杂号将军,甚至半年前还只是中郎将。现在直接成了重号将军,一跃成为军中排行第三的重将,只在我和周瑜之下,位在其他众将之上。

倒不是说太史慈没这个资格居此高位,先后擒获魏延、羊侃的战绩也足以服众,只是这个位置实在太令人尴尬了。

如今江东军团就驻扎在樊城,马上就要退回江夏,到时候我会回到金陵,等我一走,谁来主持江东军团?

太史慈官位最高,岂不是唯一的人选?

论武艺,自然没什么说的,军中将士人人服他。

但若论及用兵,太史慈又如何服众?

就算太史慈真的做了主将,替我主持江东军团,其他人又没有意见,我也不放心啊!

眼下的局势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荆州军团就在荆南,很明显是要对付交州的。而江东军团驻扎在江夏,则是要应对曹军的。

那么,以太史慈的能力又如何能够统帅江东军团?肩负如此重任。

总之就是一句话,太史慈的能力还不够!

曹军已经南下,听说军队人数多达数十万,但是去掉水份,怎么也有十五万、二十万。统帅也必定是曹操本人,将领有徐晃、于禁、张合、乐进等一大票五子良将,又有许褚这样的猛将,何人能够与其一战?

在我的心目中,三国本土的名将,论用兵,东吴四大都督和曹操、司马懿、诸葛亮肯定是独一档的,往下就是曹魏的五子良将和蜀汉的五虎大将了。

然而,这一世因为没了刘备,五虎大将中最优秀的关羽、张飞都到了曹操那里。再加上两晋南北朝的萧摩柯、薛安都等一大票名将,导致曹操的实力暴涨,比之另一个时空强大了不止一倍,这无疑让我压力山大。

但反观我这边,因为我的存在,也让孙策得以存活,其他无数人也因为我改变了命运。

不仅如此,还收获了诸如魏延、黄忠这些三国本土名将,以及陈庆之、陶侃、沈庆之等其他朝代的名将。再加上东吴原本的武将阵容,对上曹操的强大势力倒也不虚。

唯独有一点,让我十分头疼。

那就是,我这边的将领普遍年纪较轻,或者资历不足。反观曹操那边,大多已到中年,所以不论经验还是名气,我方都远远不如。

虽然我和周瑜都能够对标曹操,但周瑜肯定要先应对交州。那么,我不在的情况下,又有谁能对付曹操呢?头疼!

“召集众将前来议事!”我向王强吩咐道。

“喏!”

我独自坐在樊城的县府中,望着光秃秃的墙壁发呆。

同样人在县府中的鲁肃率先赶来。

“主公,出了何事?”鲁肃询问道。

“子敬啊,来,坐!”我直接邀请道。

鲁肃也不客气,理了理衣冠,直接一屁股在我身旁的凳子上坐下。

见鲁肃坐定,我直接开门见山道:“子敬,我准备明日启程回金陵了。”

“主公乃是荆扬二州之主,回金陵理所应当!”鲁肃淡淡地说道。

“我走后,江东军团还得继续留在江夏,以前有伯阳在,为我统帅大军,又有你从旁帮衬,我放心。但现在伯阳归于公瑾的荆州军团,又需要镇守江夏!如此一来,又该由何人替我统领众将呢?”我提出了我的忧虑道。

“原来如此!倘若按照官位,自然是该太史子义或者程德谋二位将军。但既然主公有此忧虑,想必是对二位将军的能力感到不放心吧?”鲁肃猜测道。

“子义能力不足,德谋、义公战功不足,其他人则威望不足,实在是无人能够统领众将!其次,明年我准备将两大军团全部进行扩编。届时,我不再继续统帅江东军团,所以不管怎么样,都需要选出一名军团主将来!”我接着说道。

江东军团所属:

白袍军陈庆、吴才。(白袍军已经从太史慈的左军之中脱离出来,成为了独立的一军)

前军韩当,节制陈武、朱桓二将。

左军太史慈,节制魏延、廖化二将。

右军孙河,节制潘璋、沈庆、马忠三将。

后军程普,节制徐盛、陆逊二将。

也就是说,能够担任江东军团主将者,唯陈庆、韩当、太史慈、孙河、程普五人而已。

太史慈能力不足。

陈庆威望、资历不足。

韩当、孙河、程普三人也各有各的不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血之孙吴》,方便以后阅读血之孙吴第269-270章 军团主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血之孙吴第269-270章 军团主将并对血之孙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