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八章 钱庄畅想

作品:北魏武侯|作者:青山隐影|分类:历史|更新:2022-11-29 09:27:22|字数:6176字

“对了,这酒楼叫什么名字。”

孟常洵又问道。

“阑月轩。”

穆建明回答说。

“九天揽月的揽月?”

“凭阑卧听风吹雨,夜吟应觉月光寒的阑月。”

“凭阑卧听风吹雨,夜吟应觉月光寒。”

孟常洵轻声重复了一遍,品咂着其中的滋味。

“嗯!不愧是洛京中的才女,这用于招牌虽有些不大合适,不过却有些味道。”

孟常洵赞叹道。

穆佳宁心虚的抚了抚额头。

“这名字是郡主所起的。”

孟常洵看向另一边的竹安郡主。

竹安微微颔首。

没办法,对于起名字来说,穆建明实在是个起名废,想不出什么好听雅致的名字。

印象中穆建明最熟悉的一个酒楼名字叫贾柳楼,可这个名字他风水不好。

喝过茶,又闲扯了几句后,孟常洵便直入主题。

“沈常侍,此前你一定要让本王亲自送钱过来,定是有什么目的,现在说说吧。”

穆建明微微笑了笑,取出几张纸摊开后推到孟常洵眼前。

“洛神是通过蒸馏所制,这上边写的便是蒸馏酒水的具体步骤以及所用的具体设备。”

孟常洵只是低头瞅了一眼,并没有伸手去碰。

“所需要的设备器皿王爷如不嫌弃,可去城外的沈家别院取上一套。当然王爷也可自行打造。”

“沈常侍做事爽快不逊男儿。”

孟常洵称赞道。

“不过,到底是什么事,你应该直接说吧?”

“王爷确实慧眼。我想问一下,这一路走来王爷觉得是否辛苦?”

想起这一路的行程,孟常洵叹了口气。

“实不相瞒,本王在长安府便停了下来,等候府中管事押送着钱财与我汇合。蜀中的道路是最为艰辛的一段路程,本王只在前次来洛京时有过经历。但就是如此,本王来回奔波也差点累倒了。”

“蜀道之难确实让人生畏。”

竹安郡主轻声感叹。

“王爷乃是一国贵胄,有什么事吩咐一句,自有人会为王爷办妥。可要是往来蜀魏之间的一般商人呢?他们携带着沉重的钱财,贩上当地的货物,往来于蜀道之上。说不准还会碰到山中的劫匪,一个不慎便是人财两失的结局。”

房中一时间陷入了沉默,谁都没有再说话。

竹安郡主疑惑的瞟了穆建明一眼。此前穆建明告诉她是还有一件生意要做,可现在竹安不知道穆建明说这些干什么。难道是想与蜀国进行贸易?

孟常洵也摸不着头脑,他也不明白穆建明的意思。在孟常洵看来,那些行商的死活跟他堂堂王爷有什么关系。

“沈常侍想说什么不妨直说。”

穆建明尴尬的笑了笑。刚刚的冷场让穆建明有些不自在,孟常洵这么说也缓解了一下房中的气氛。

穆建明调整了策略,又说道。

“如果蜀国的一名商人要来大魏采购一百贯的货物,光是带着这些钱,他就需要雇上几个人,一来一回的人吃马嚼,这就要花费不少。可要是我们能帮他省下这些费用,你说这个商人高不高兴?”

孟常洵却想都了别处去。

“你的意思是在要两国边境开办榷场?”

“开办榷场你我能赚钱吗?”

穆建明没好气的道,他也不兜圈子了,直接说道:“我想和王爷合作,开一个新的买卖,叫做钱庄。”

“钱庄?这是做什么的?”

孟常洵重复了一遍,不解的问道。

竹安郡主在一旁,眼神中也带着疑问。

“蜀地的商人来大魏前,现在钱庄中把钱存进来。蜀地的钱庄给开出一张单据,商人拿着这张单据到大魏。大魏的钱庄凭着这张单据,把钱兑换给商人。这样一来,商人是不是要安全省事一些。而钱庄微不足道的收一点手续费不过分吧。”

随着穆建明的解释,孟常洵和竹安郡主两人眼睛都是一亮。

两人手中都管着商队。这些商队一年能赚多少钱是心知肚明。先不说这个钱庄能赚多少钱,只是在钱款押送上的便捷就能省出不少。

“嗯,有点儿意思。详细说说。”

孟常洵来了兴趣。

“商人们平时也可将钱存入钱庄,钱庄要收取一定的保管费。这样商人们也省了自己修建银库的事情,还能随时凭着存单在钱庄里提出钱来。”

“那存单丢失了,有人来冒领怎么办?”

孟常洵问道。

“人们在存钱时会留下密押,光有存单没有密押是取不出来钱的。”

“要是有人仿造存单呢?”

竹安郡主问道。

孟建明哼了一声。

“存单所用的纸是特制的,制作存单的手法也是特制出来的。存单上还设计有密语,这些密语也会定时跟换。想仿制,不是我瞧不起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他们的仿制速度还不一定有我更新的速度快。”

这一点倒不是穆建明说大话,他安排人研究的印刷术,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今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北魏武侯》,方便以后阅读北魏武侯一百一十八章 钱庄畅想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北魏武侯一百一十八章 钱庄畅想并对北魏武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