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七章 正旦大典(2)

作品:北魏武侯|作者:青山隐影|分类:历史|更新:2022-12-19 09:15:20|字数:6368字

重又回到中厅,桌子上已经摆放好了一些吃食。沈兮瑶让芝儿自己去找伍氏。

她则走到周氏身旁,低声道:“婶娘,今天是正旦,要不把沈兴林他们也叫来?”

“瑶儿你也这样想?”

周氏闻言,定定的看着沈兮瑶,眼中透着一股欣慰的目光。

“今日本就是团圆之日,他们离家在外。把他们叫来也无妨,祖父若是问起就说是我说的。”

“那好,顺便把董先生也叫来,一起热闹热闹。”

“嫂嫂,董先生就不必去请了。他今日不在府上,去中正府和好友相聚去了。”

一旁的沈灵儿听到二人所说接话道。

紫宸殿内,常迶又拿起第三封圣旨。

“承天应势,皇帝制曰:士不以为易,不应误其才,致其蹉跎。且朝中乏才,故设从八品校书郎,纳中正府以充之。”

大殿上年轻一些的官员,全都激动的握紧了双拳。

杨恪一道圣旨,把现在还在住在中正府中,准备在三月参加考评的所有人,全部封为八品的校书郎。不用考核就成为了一名官员。

再继续听这道圣旨,很多大臣都开始酸了。

这些校书郎将来的工作是负责管理皇家藏书,并将这些书籍详细的校对整理出来。

这就让校书郎这个官职品级是不高,但是福利太好了。

在大魏境内谁家的藏书能比皇室的多。

校对整理皇家的藏书,不仅能博览群书,还有机会偷偷记录一些带出来。

这样的机会不要说是大魏,就是整个天下也再没有了。

别看南楚几家的藏书是大魏的数倍,可那些书是为那些世家子弟准备的。依附于这几大世家的读书人,想要借几本出来可能不算困难,但若是想随意的阅读,那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

这个消息要是传开,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得嫉妒的不要不要的。

站在殿外的好几名品级较低的年轻官员,互相对视一眼,就生出了同样的打算:先辞官,再重回中正府,最后成为一名校书郎。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人,对于能读书真的是视为一件极为荣耀的事情。

圣旨还没完,常迶还在继续宣读。而接下来的内容可要比五地减免人头税来的更加震撼。

皇家藏书校对完毕后,大魏将迁移部分洛京西城的百姓到幽、齐、汴、庐、长安五州,与五州的原住民享受同样的待遇。

而在洛京西城空出来的地方,将建立一座大魏皇家图书馆。所有皇室藏书都将存放在图书馆中,供世人借阅。

所有的文官全都起身跪在地上大礼参拜,只留武将和皇室勋贵们一脸懵逼的坐着。

“陛下仁慈之心光耀千秋,此举定将名垂青史。”

杨恪表面上微微一笑。

“众卿平身。”

等众人起身之际,杨恪撇撇嘴暗中吐槽。这些人还真是世故,刚刚依次进拜的时候,也没有行过如此大礼。

常迶宣读完第三道旨意,微微喘了几口气。抑扬顿挫的连读三道圣旨,这也是个体力活,没点儿力气的,还真撑不下来。

然后常迶又拿起第四道圣旨。

冀北侯府中,沈兴林、谢之谊、程泽、马钰武四人结伴一起走进中厅,略带尴尬地的向周氏和沈灵儿行礼问好。

自从沈谦等人离开以后,这几人住在侯府里一直都安安分分,也不外出。能不与沈家的几个人接触,就尽量不接触。

就连吃饭都让下人送到他们各自的房间里,反正是有点儿躲着沈家几人的意思,尤其是沈兮瑶。

今天正旦,几人原本准备各自孤单寂寞冷的随便糊弄过今天就算了。了不起几个人聚到一块儿喝喝酒,聊聊天,吐槽吐槽各自的人生经历。

可没想到,周氏竟然派人把他们都请了过来。

周氏看了几人一圈,冲贴身丫头点了点头。

没一会儿,四名丫鬟各自托着一个托盘上来。

周氏道:“这可能是你们第一次在外过年,父母家人俱到不在身边,就要学会自己照顾好自己。

这府里再怎么说也是你们的亲人,你看你们还穿着原先的衣服,我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身新衣。”

说话间,四名丫鬟把手中的托盘交到沈兴林等人的手上。

几人的内心生出一些波动。看着最壮实,最硬气的马钰武竟是最先绷不住,眼泪唰唰的流下来。

“婶娘,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亲婶娘。今天是事我一定牢牢记到心里。”

他这么一带动,沈兴林、谢之谊等人也绷不住了,虽然没有流泪,却也感动不已。

周氏微微笑着:“哭什么,先去把衣服换了。今天怎能不穿新衣呢?换了衣服再一起喝椒柏酒了。”

几人答应一声,各自去换衣服去了。等四人再回到中厅,已经是换了个模样。

扭捏着与沈兮瑶打了个招呼,几人也站到桌子旁,准备饮用椒柏酒。

椒柏酒这东西是用花椒和柏树叶制成的,这两种东西被视为能强身健体的灵药。所以喝这种酒就是讨一个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的彩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北魏武侯》,方便以后阅读北魏武侯一百六十七章 正旦大典(2)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北魏武侯一百六十七章 正旦大典(2)并对北魏武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