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计划(4K,求个追读)

作品:巨星从港娱97开始|作者:愚蠢的老韭菜|分类:都市|更新:2022-11-30 21:02:33|字数:8706字

原版是从海外直接运送过来卖,而引进版是国内厂商通过复制原版制成CD。

通常来说,引进版声音的损失率相对国外原版来说比较大,但是音质还是有保证的。

原版包装内页都会更精美,还会有赠品,引进版就较为普通了。

但引进版有一个好处,就是便宜。

如果你买的是七八十以上的,恭喜你,那就是原版。

而如果你买的四十块以下的,且印有类似“限大陆地区(港、澳、台除外)发行”的字样,那就是引进版了。

所以引进版一向被海外和大公司称为合法盗版,且不计入全球销量的。

当然到了几年后大陆经济起来,唱片公司会对大陆引进版的销量做单独统计,单独和大陆地区的歌手销量进行比较。

所以各位港台明星的粉丝们听的自以为是正版的专辑,就没被海外地区和国际唱片协会承认过,这是一个很悲伤的事实。

吴念祖就是想把他大陆引进版的销量也加进去,同时也打破海外不承认大陆引进版傲慢的心态。

就算我价格低,但你也赚了我的钱,也是你们签订授权合同,缴付了相关税费合法承认的,按0.5张的权重来算也应该计入!

这不仅是对歌手的尊重,也是对粉丝和消费者付出的承认!

“阿祖,这件事不仅仅是唱片公司的问题,还需要和国际唱片协会沟通,没有那么容易。”霍文希摇摇头。

“希姐,我知道不容易,但我们必须争取,如果没人争取就不可能有结果。由索尼来出面沟通会更好!”

霍文希闻言后想了想,摇头道:“如果你真想做这件事,我觉得反倒不应该找索尼。”

“怎么说?”

霍文希解释道:“站在唱片公司的立场他们没有动力做这件事,因为他们会从引进版中拿到分成或者买断费。

歌手却一毛钱都拿不到,最多公司高兴了给你包一个红包。歌手天然又有动力去争取这一部分权益。

你可以联合歌手向国际唱片协会倡议,大陆引进版需要获得认可,而且歌手应该从中拿到应有的分成。”

吴念祖恍然大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很多歌手其实对于大陆引进版并不感冒,因为分不到一分钱。

曾经发生过大陆歌迷拿着引进版找歌手签名,被歌手当场黑着脸拒绝的事情。

“但你这么做的话就是从唱片公司口中夺食了,不管是唱片公司还是内地的发行公司都不会高兴。”霍文希提醒道。

吴念祖想了想说:“我还是想试试。希姐,你去和索尼谈价格吧,引进版的事我自己处理。”

霍文希走之后,吴念祖自己慢慢思索。

其实他作为公司老板,没必要非这么搞,反正公司能赚到引进版的钱。

但是有些事情他觉得还是应该做,这关乎到内地粉丝身份认可的问题,他不觉得这可有可无。

如果这件事由他来发起并最终做成,所有海外歌手以后都要承他一份情!

而且他有一定的信心,因为内地那边这几年一直是希望得到国际认可的,尤其是现在正努力申请加入wto,这种和国际接轨的机会,官方肯定会积极推动,这涉及到了国际形象问题!

不过现在时机还没到,需要等他几个月后专辑大卖,有了一定影响力之后才能去做这个倡导人。

正当吴念祖细细思考的时候,手机响起。

“喂,阿祖,林白欣联系我了!”陈子午的声音响起。

“哦?他知道是你了?你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

“这种事情迟早瞒不住的,他约我去湾湾见他,不过我没有立马答应,先晾晾他,三天后我再去湾湾,你先做好准备。”

“好!三天内我这边事情也都差不多了。”

吴念祖闻言精神一振,是收获果实的时候了!

……

《Yes》杂志总部。

“阿振,今天怎么有空回来?”邵国华笑着打招呼。

《Yes》杂志就是由倪振和邵国华两人一起创办,虽然倪振已经变卖股权,但两人关系还是很好。

“国华哥,我听说最近杂志社情况不太好啊?”

邵国华叹了口气:“金融风暴后,大家不都是勉强过活。”

倪振其实很庆幸去年卖掉了《Yes》杂志的股份,因为在金融危机之后,热钱少了,杂志社也受到了波及,他股份如果留在手里,可能价钱只有当时的一半。

“国华哥,现在环境艰难,不要这么死板,做杂志嘛,一定要找一些吸引读者眼球的东西,比如黎至阴的《苹果日报》,不就活得很滋润。”

“阿振,《苹果日报》那都是各种胡编乱造嘛,而且他们很多内容都不堪入目,我们是给青少年看的,不适合这种路子。”

邵国华摇摇头,黎至阴这个同行他不想多打交道,都知道他是卖粉起家的。

倪振笑了笑:“国华哥,我们又不是严肃媒体。有时候就是需要夸大,需要一些想象力,这样读者也爱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巨星从港娱97开始》,方便以后阅读巨星从港娱97开始第70章 计划(4K,求个追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巨星从港娱97开始第70章 计划(4K,求个追读)并对巨星从港娱97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