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6章 那个人来了

作品:四合院里的读书人|作者:八零阿涛|分类:都市|更新:2024-05-20 02:04:29|字数:7094字

四九城。

砰!

“糊涂啊,荒唐!”

“怎么能做这样的事。”

陈老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当秘书将资料报告交到面前时,陈老起初的惊讶,然后是不可置信,最后变成了惊骇。

一件小事,往往能够反映出真实存在的矛盾。

他清楚,一个人要撞死需要多大的勇气。

而这勇气同样说明多大的冤屈。

他更能想到,当那一袋袋粮食扔在地上时,农民心中是多么的失望。

那失去的,何止是一点点粮食,更是,人心啊。

想到这里,他又忍不住的捶着桌子。

心头满是阴霾,又有些迷茫!

他不是坐在办公室里不知人间疾苦的人,甚至乡下什么情况他比大部分人都清楚。

尤其是公余粮的存在,每到冬天,各地报上来的数据,都刺痛着他的眼睛。

也就是这些年高产玉米的推广,让这数字少了近两位数,可剩下的依旧让人心痛。

然而,国家想要强大,必须发展工业力量。

国家想要尊严,就得走上工业化道路。

可工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各种基础建设需要夯实,工业更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

而发展建设,这些就需要工人,需要物资,就需要有人付出。

于是,勤劳朴实的农民站出来了,他们用辛苦劳作生产出来的粮食,供应着城里工人的劳动,提供生活保障。

甚至还用粮食出口来赚取物资,以此满足工业发展需要。

尤其是北方联盟撤离以后,国内工业陷入低潮,发展需要更多的投入,而这一切,都需要广大农民的付出。

但这不是可以心安理得享受其辛劳成果的原因。

更不是肆意妄为,明目张胆,践踏尊严的原因。

相反的,他们更需要尊重,需要爱护。

因为没有他们的付出,革命建设就是没有土壤的稻草,就是无根之萍。

谈什么工业化?

所以他才会发展工业的同时,提高农业的生产力,从而让更多的百姓过上吃饱饭的日子。

让更多的百姓桌上有鱼有肉,有菜有汤,让更多的人又有坚固的房子住,出门时可以穿上厚厚的棉袄…

可现在,有些人竟然忘掉这一切。

有些人竟然想要将这一切当成是‘本应该’‘本就是’‘理当如此’。

竟然只想要成果而忽略了过程,用他们自以为正确的方式,伤害着那些最纯朴的感情。

他们要的只是葫芦。

却忘了培育葫芦时,是谁在施肥浇水,是谁在拔草除虫,是谁灌注着心血。

他们忘了,在他们成功的身后,有无数人用小推车,送着省下来的粮食。

他们成功时可以享受人民的欢呼,却没有人记得那些在背后付出的人。

他们的命,很顽强,甚至比草还强。

因为饿极了,可以吃草。

但他们的命,不应被冷落,被如此的践踏。

因为他们同样是人!

呼…

拳头上传来的疼痛让他恢复冷静,但内心的独白让他感觉胸口里憋着一股气。

这气,就像是郁结一般,想要发泄出来,却又不知跟谁说。

起身,在办公室里踱步,良久脸上浮现出一抹坚定。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转身,往外走去!

......

红旗村。

丁家院子里。

一口棺材停在门口,王婶正跟一群妇女围着帮忙。

大堂里,三个孩子顶着白布跪在两旁,在他们旁边还有几个本家的子侄。

冉秋叶陪在王婶身边,自从杨小涛离开后,她就跟杨家庄大队部打电话,知道事情后,心里挂念着,就骑着自行车过来。

只是了解事情后,心里难免悲痛。

这便来到家里帮忙。

院子外!

杨小涛几人将人抬回来后,丁家本家人便接手后事,屋子里张罗起来,用这种方式,表达内心的尊重。

来的时候,干干净净。

走的时候,风风光光。

而知道丁胖子的事情后,整个村里都陷入悲痛中。

然后是,愤怒。

或许是物伤其类,或许是真心难受,前来的人,总是带着淡淡的压抑。

“胖子的事情,你要帮忙周旋!”

“不能让他走的不安宁!”

当着红旗村的一众村长老人,杨太爷认真的说着。

不管如何,丁胖子这些年都为农庄做了许多事。

于情于理,他的后事,必须要盖棺定论!

杨小涛点头,“您放心,这件事我会看着,上级若是真要这样判,我就是找领导,找首长!”

杨太爷点头,并没有觉得杨小涛说的错。

因为他们自己都不觉得丁德亮做的错。

“还有,胖子的几个孩子,不能受影响!”

杨太爷说完,周围人神色一凛。

这年头,出身,名声尤其重要。

要是出身不好,做了什么恶事,留下不好的名声,死了的人可以不管不顾,但后人可就跟着遭殃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四合院里的读书人》,方便以后阅读四合院里的读书人第1586章 那个人来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四合院里的读书人第1586章 那个人来了并对四合院里的读书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