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3章 邓羌守牂牁,刘裕VS蚩尤

作品:三国之巅峰召唤|作者:流香千古|分类:历史|更新:2022-09-20 02:37:26|字数:7932字

刘裕就是担心蜀南的驻军挡不住南蛮,所以才会派周勃领三万大军前去支援。

蜀汉在南线布置可十万守军,对阵十五万南蛮军,就算野战打不过,可守城的话,怎么也该坚持个一年半载吧。

可让所有人都没没想到的是,十天的时间都还不到,就损失了三万人马,丢了十城将近两郡之地。

“哼,这个吴懿到底是干什么吃的,一万五千大军,竟挡不住南蛮军五日,简直就是饭桶。”孔鹏忍不住骂道。

此言一出,引得不少人皱眉。

和吴懿交好的张松,站出为其报不平道:“孔将军此言差矣,吴懿虽未守住建宁,但也坚守到了最后一刻,并传回了大量的重要情报,让我军不至于再次吃亏。”

“哼,那也改变不了他手握一万五千大军,却没能守住建宁五天的事实。”孔鹏一脸不屑道。

“你……”

张松、吴兰等吴懿生前好友,纷纷对孔鹏怒目而视,而孔鹏自然是丝毫不在乎。

苏秦见此,站出调解道:“好了,若只是吴懿战败,还可以归结于他自身的无能,但是三路皆败,严颜太守也同样战死,总不能三郡太守都无能吧。

我等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南蛮军确实已经今非昔比,战力比之前更强了。”

“没错,吴懿将军传回的消息中,称南蛮军不但装备了钢刀铠甲,甚至还有强弩和投石车,以前的南蛮又哪有这些武器装备啊。”审食其沉声道。

“南蛮到底哪来的这么多精良装备?”谯周不解的问道。

“这还用问吗?肯定是暴秦提供的呀。”刘璋开口道。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个没完,却提不出一条有用的建议,也让刘裕烦躁异常。

刘裕怒拍了下龙椅,大声道:“都给朕闭嘴。”

一瞬间,朝堂上鸦雀无声。

“都说说吧,暴秦和南蛮联手来犯,南北皆告急,我大汉究竟该如何应对?是重视南线还是北线?”刘裕问道。

这也是蜀汉当前必须解决的难题。

蜀汉南线局势不妙,北线的情况也不好。

秦军的攻势虽猛,却也只停留在器械上,暂时还未发起登城作战,所以阳平关每日死亡的将士数量并不算太多,平均也就四五百而已,最多不过千人。

照这个打法的话,蜀军就是打上一个月,也不过折损一万五千人,蜀汉自然是撑的起的,但就是物资消的耗速度太快了。

别看南国军在蜀南的攻势很猛,但和秦军在阳平关的攻势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

南蛮十五万大军在蜀南消耗的物资加起来,都比不上秦蜀两国在阳平关三天的消耗量。

秦军在阳平关日耗石弹一万枚、火油五百坛、各式弩箭十万记……

蜀军为了不被压制的抬不起头,就必须也要同样不记消耗的进行反击,所消耗的物资虽没有秦军多,但对于蜀军来说也是个天文数字。

就这还是张任和刘耳省着用的结果,甚至重复使用秦军投过来未彻底碎裂的石弹,以及弩箭。

在这种风格不计成本的打法下,秦蜀双方的攻守城器械都损耗眼中。

秦军平均每日损坏投石车五十架,井阑二十架,床弩数百等等,而蜀军也有秦军的二分之一。

可秦军的背后有司、雍、凉、河四州,有源源不断的资源提供过来,根本不用担心物资的消耗问题,而蜀军却只有一个益州。

刘裕已经将汉中的工匠都集中起来,并且还从成都调了一千人过去,加班加点的赶制投石车和各式强弩,可依旧赶不上物资的消耗和损毁速度。

至于为何不从蜀中运物资过去?自然是因为蜀道难的缘故,运输成本太高,还不如就地取材制造呢。

可照这个速度消耗下去的话,蜀汉在阳平关囤积的守城物资,最多只能坚持了两个月就会耗尽,到时汉中蜀军又拿什么来守城呢?

所以,别看北线的情况,暂时没有南线危险,可一旦支撑不住的话,情况只会被南线更糟。那可就更危险了。

毕竟蜀南被南蛮占领的话,蜀汉还有机会夺回来。

可一旦汉中被大秦占领,那蜀汉基本不太可能再夺回来了。

秦军虽只有十万,且未占蜀国一城,但给蜀国上下所带来的压力,比十五万南蛮军要大得多。

“陛下,恰恰是因为秦军更难对付,所以微臣以为才应该先南后北,先解决掉南蛮,而后在集中力量对付秦军。”

接下来苏秦讲述了自己的看法:一是南蛮军比秦军好对付。

二是南蛮实力远不如蜀国,凭消耗的话早晚都是个败。

三是蜀国还有楚国这个盟友,可以夹击南蛮。

四是单凭蜀南蜀军已经挡不住南蛮,拖的越久损失越大。

五……

苏秦当朝陈述了先对于南蛮的八大好处,也得到了包括刘裕在内的所有人的认可。

一番商议后,刘裕决定亲率大军南下,先把蚩尤给解决了。

蜀汉原有二十五万大军,其中十万在蜀南,八万在汉中,蜀中尚有生力军七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之巅峰召唤》,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巅峰召唤第2603章 邓羌守牂牁,刘裕VS蚩尤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巅峰召唤第2603章 邓羌守牂牁,刘裕VS蚩尤并对三国之巅峰召唤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