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李佑太子齐造反

作品:大唐第一败家子|作者:烟雨织轻愁|分类:历史|更新:2019-10-05 03:51:37|字数:12432字

的确,太子的东宫西墙,距离皇宫只不过二十步的距离。

如果李世民没有防备的话,他很容易就能够取得成功。

但是令太子始料不及的是,燕王李佑造反,居然牵扯到了李承乾的侍卫统领纥干承基。

纥干承基被抓起来审问。

而纥干承基就是个二五仔,本来他被牵扯到的,只是燕王造反的事情。

但是这个二五仔,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直接就把太子给出卖了。

将太子要反叛,并且和什么人勾结,准备什么时候发动反叛,吐露的一干二净。

李世民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大为震惊。

当即就指定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还有兵部尚书李世绩,会同大理寺、中书省、门下省,组成专门的会审小组。

这个小组,差不多汇集了当朝所有的高级官员。

经过这些人的审判调查,认定太子的谋反证据确凿无疑。

于是,太子和他的一干同谋,全部被抓获。

这时候,李世民十分伤心。

就在一月之前,自己的另一个儿子李佑,刚刚造反。

现在,太子居然也开始造反。

李世民自问自己并没有罢黜太子的心思,而这个孽畜,为什么就能做出如此无父无君的事情来呢?

但是,李世民毕竟对李承乾倾注了太多的心血。

如果按照律法定罪的话,李承乾是必须要处决的。

但是李世民并不想杀掉自己的长子。

可是,这又和律法相悖。

到底该怎么办呢?

最终,李世民耍赖似的,直接将这件事情放到朝堂之上,让满朝文武,开始讨论这件事情。

最终,通事舍人来济建议说:“陛下仍然是慈父,太子得以终其天年,当属最好的结局。”

李世民果断的采取了来济的建议。

四月初六,李世民下诏罢黜太子李承乾,将他贬为平民,囚禁在右领军。

而太子李承乾的同谋,全部都被砍掉了脑袋。

短短的一个多月的功夫,他的两个儿子,竟然不约而同的造他的反。

这让李世民十分伤心,一时之间,李世民几乎苍老的十岁。

与此同时,李世民对他剩下的儿子,也开始十分警惕。

这两个儿子能够造他的反,哪其他的儿子呢?

有没有可能会造他的反呢?

魏王李泰就在他的身边,并且平素十分听话,他既没有造反的动机,也没有造反的实力。

其他的在封地上的,实力强大的,就只有齐王李恪和蜀王李愔了。

而齐王李佑,其实并没有多少兵力。

并且齐州距离长安实在是太近了,主要是现在交通便利了,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能抵达齐州。

所以,李恪造反的可能性,也非常之底。

并且,李恪的实力也很弱小,弹指间就可以平叛。

唯有蜀王李愔,让李世民十分忌惮。

李愔手里,可是握有五万大军。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暗中还有没有私军,李世民真的不敢确定。

因为现在就连吐谷浑,都很有可能在他的掌控之下。

并且,最可怕的,还是李愔手中掌握着先进的科技手段。

他的益州军,先是攻打吐蕃和吐谷浑,然后是攻打大事。

还有攻打薛延陀一战,都是无往而不利。

而蜀王李愔,和现在朝中的老将,关系都不错。

军神李靖,更是他的岳祖父。

如果李愔要造反的话,成功的可能将会非常之大。

就算他不能成功,最终也会给大唐朝带来可怕的冲击。

这时候,李世民终于对李愔无比忌惮起来。

嗯,蜀王在蜀地,待的时间太久了,应该挪一挪地方了啊!

接下来,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密谋,准备将蜀王李愔,挪一挪地方。

给他换个地方就封。

最好是把他放在身边,距离长安不远的地方。

只要离开剑南道,离开他掌控的铁板一块的地方。

到时候他就算想折腾,也折腾不出什么浪花出来。

……

剑南道,节度使府的长史上官仪,最近十分烦闷。

最近下班回家,总是喜欢喝闷酒。

甚至就连他最疼爱的孙女上官婉儿,都不能让他稍解忧愁。

上官夫人忍不住问道:“夫君,可是在公务上碰到什么难题了吗?”

上官夫人对自己的夫君,极为了解。

自己的夫君能力出众,莫说管理一个剑南道,就算管理更大的地方,也是不再话下。

而现在剑南道的形式一片大好,百姓生活蒸蒸日上,夫君能碰到什么难题呢?

上官仪摇头说道:“夫人,并不是公务上的事情。”

上官夫人接着问道:“夫君,难道是蜀王对夫君有所猜忌?”

上官仪摇头道:“王爷对我有知遇之恩,并且王爷用人不疑,将大小事务,都放心的交给我,对我从来都没有猜疑。”

上官夫人不解地问道:“哪夫君还有什么事情如此烦闷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第一败家子》,方便以后阅读大唐第一败家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李佑太子齐造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第一败家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李佑太子齐造反并对大唐第一败家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