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助力

作品:秦煌|作者:游梦到西洲|分类:历史|更新:2023-03-28 21:04:40|字数:4482字

虽然被嬴高最后一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吓得不轻,不过李斯和冯毋择、甘茂三人却都很快掩饰了过去。

这话也就嬴高说说,他们可是不敢接话的。

不过,说者有意听者有心,“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想到这句话,李斯心中也不由得悠然神往之。

法之一道,若是真的能够做到十六公子言及的那样,那么倒也不枉自己这一生的坚持啊。

“老夫倒有些明了十六公子所言公平之意矣。”

听到这话,嬴高不由一愣。

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说这话的既不是李斯也不是冯去疾,而是最不应该支持嬴高所言公平的甘茂。

为何?

因为甘茂本就是老秦的勋贵世家,说是世代公卿并不为过。

而李斯和冯去疾呢?

李斯不用说了,楚国上蔡一小吏尔;

至于冯去疾,三四十年之前,冯氏一族的老祖宗华阳君冯亭,还是抗秦先锋呢。

上党本属当时的韩国,公元前262年,武安君白起统兵攻打韩国,切断了上党和韩国之间的联系,韩国想要将上党割让给秦国;

结果当时派驻上党的冯亭不愿降秦,为了驱虎吞狼,冯亭选择投了赵国,被封为华阳君。

然后也正因冯亭投赵之事,为了争夺上党,秦国和赵国之间发生了数年的大战,最终引发了决定赵国国运的“长平之战”。

这一战,武安君白起俘虏、坑杀赵国兵卒达四十五万人之多,杀神白起之名,由此铸就,并响彻六国。

而华阳君冯亭,也同样是战死在了“长平之战”中。

如今大秦朝堂上的三冯,右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毋择、大将冯劫,可都是引发了“长平之战”的抗秦先锋冯亭的后裔。

也只是因为上党最终为大秦所得,所以三冯也最终入了秦。

这样的履历,在大秦自然也算不得什么勋贵世家。

律法中的公平,对李斯和冯去疾等人或许有些触动,可是显然对甘茂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甚至与还会触动甘茂这些老秦人勋贵世家的特权和利益。

甘茂应该首先反对才是正解吧?

“公子曾言‘民惟邦本’,所以老夫以为,公子今日所言之公平,乃是在律法中多为普通百姓着想,多多限制权贵所为,并确保依律而行,不知老夫说的可对?”

甘茂看着一脸惊讶的嬴高,笑着道。

并不是甘茂的觉悟有多高,而是甘茂比谁都清楚,嬴高在离开咸阳前如此紧张的时间里,首先来李斯府上,想说给李斯听的东西,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或者说是十六公子嬴高重视的东西。

一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嬴高虽说以胡思乱语解释过去了,但是甘茂却真的听进了心里。

说实话,堂内的三人中,严格来说甘茂是跟嬴高打交道最多的一个。

即便李斯是嬴高的老师。

半月前的关中大雪,正是治粟内史府和嬴高全力配合,才让在咸阳修筑六国宫室、修筑骊山道路的民夫能够逃过一劫。

那时候,甘茂就已经在开始注意这个据说险死还生、陡然展露头角的十六公子了。

大秦十余个粮仓,粮食是最不缺的东西。

可是上至始皇帝下至普通官吏,从来没有人想到去关注那些在咸阳服役的百姓,唯有刚刚在始皇帝面前能说的上话的十六公子嬴高力主救助。

为此,嬴高甚至不惜给始皇帝立下军令状,保证救助百姓只会加快六国宫室的进度,才得以被始皇帝采纳。

要知道,适时的嬴高,其实在始皇帝面前也仅仅露脸过一两次,远没有如今这么受宠,不然始皇帝也不会让嬴高立下军令状。

同时也正因为嬴高阻止窦辙的事情,才有了《邦本律》出现。

再到如今,嬴高专门来向李斯提及法之基石——公平。

而且甘茂也感觉出,嬴高或许是因为忌讳,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完,或者说是浅尝辄止。

治粟内史位上这么多年,甘茂掌握着大秦所有的田亩赋税,要比谁都清楚那满满当当的十余个粮仓中的粮食、布匹、军械等物是从何而来。

而现如今始皇帝一系列的操作,尤其是重新启用李信、擢升李信之父李瑶为内史,甘茂敏锐的感觉到始皇帝已经真的是在为立储做准备了。

但是,无论是先前公认的大公子扶苏,还是小道消息流传的十八公子胡亥,始皇帝似乎都没有如此用心的做过什么。

最重要的是,跟扶苏、嬴高和胡亥都打过交道的甘茂清楚,嬴高跟扶苏和胡亥都是不同的。

扶苏仁厚,却又太过优柔寡断甚至是有些迂腐,而胡亥呢,仅只得与始皇帝宠爱。

可是对嬴高,甘茂却是通过之前嬴高所为最为看好。

原本因为槐状争储之事,甘茂还有些担心嬴高也是个心慈手软之人。

不过这次从以死相挟始皇帝也要随军北击匈奴,甘茂知道,是自己肤浅了。

这十六公子,是个狠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秦煌》,方便以后阅读秦煌第一百二十章 助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秦煌第一百二十章 助力并对秦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