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当局者迷

作品:一寸山河|作者:作家李珂|分类:军事|更新:2023-01-17 07:55:38|字数:6700字

尽管赴文城的勘察之旅受到了一番惊吓,宋家沟慰安妇密营的宪兵队长平井寺一,仍然有了不小的收获。

对文城这个南同蒲铁路线上的大城,宪兵队长的信心如今显得很足,至少比上次旅团长少将召集开会的时候,要足了许多。在文城的街头巷尾,他看到了为数众多的年轻女人,具备迷人姿色的也占了不小的比重。他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只要掌握了这些文城年轻女人的户籍底细,就可从她们的大名单中做进一步分析和筛选,进而找出符合秘密征集条件的来。

在萩原旅团长的旅团部,平井寺一不仅狠狠地告了特务机关长小岛正雄的状,也将自己的信心谨慎地透露给了萩原少将。这当然要让后者感到欣慰,旅团长少将为此亲口许诺,今后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再将平井中佐置身于那样的危险境地。

平井寺一始终强调:对慰安妇的征集,首先应尽量采取蒙骗、诱拐的温和方式,不引人注目方能做到保守秘密;只有此路不通或效果不佳,才可转而采取更激进、更冒险的绑架、劫持方式。

萩原晃原则上同意了宋家沟宪兵队长的建议。当然,他首先考虑的倒不是温和抑或激进的问题,而是必须从快——华北方面军司令部负责《风计划》的铃木少将,已经又来电话询问新一批慰安妇征集的进展程度了,虽说是询问,但个中蕴含的敦促意味,还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这才有了旅团长少将当面催促小岛正雄、尽快让市公署成立并运转起来的一幕:市公署成立后的首要大事,就是在全市进行一次彻底的户籍人口登记,除了派发良民证,更重要的是为秘密征集慰安妇提供帮助。

结束了与平井寺一的这次沟通,萩原少将命令他尽快返回宋家沟,隐身一些时日——此次宪兵队长在文城火车站一带的历险遭遇,令萩原晃备感震惊,如果这起针对平井的跟踪事件,确系武汉蒋政府的蓝衣社所为,即使真是对方误打误撞造成的,所有人也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的小心来应对。

恰在此时,太原方面传来了新的动向。

驻屯太原的山冈师团的师团部发来密电,新任太原特务机关长谷荻中佐已经到位,接掌小岛正雄原来负责的一切事务;其中,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将山西的省公署的牌位挂出去。而太原方面的建议是:在省公署成立运行之前,山西境内已经由皇军占领的各个市县,暂时保存“治安维持会”的行政格局,不要提前成立市公署、县公署。

这无异于给萩原旅团长兜头浇了一盆冷水。他想尽快利用现在的文城维持会会长杨耀祖组建市公署的计划,被无情地搁置了!

今年(一九三八年)年初,由华北方面军扶持、方面军特务部部长喜多诚一操控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已经在北平成立,选出王克敏出任临时政府行政院长。临时政府拥有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四省的大部分区域,包括北平、天津、青岛几个特别市。然而,两个多月过去了,北平、天津的市公署机构以及河北的省公署的机构才勉强建起,而山东、山西、河南三省的省公署,仍在难产中。

按照“中国通”喜多诚一的想法,各省出面主持省公署的人选,应该均为当地颇具声望的名人,最好是要留过学(主要是留学日本)、愿意为天皇效命;还要在国民党政权中任过职、有一定的管理才能。但是目前各省的治安维持会当中,想找出如此理想的人选,难度颇大。一些滞留在当地的国民政府旧部,大多不愿出头;而积极向皇军靠拢的,又往往在人望、名声方面力不能逮。

山西的省公署的筹备目前就处在这么一个尴尬的境地。年初还随濑名师团驻扎太原一带的萩原晃旅团长,曾经对此略有耳闻,但由于主持太原驻屯的军队为山冈师团,所以萩原少将也一直对此没有关心在意。如今濑名师团大举南下,曾经一度出任太原特务机关长的小岛正雄,也为了配合执行“风计划”而调任文城,太原发生的一切,对于他们而言,从此变得十分疏远。不料,这一最新来自太原特务机关的通盘部署,竟然直接影响到了文城、影响到了萩原旅团部和文城特务机关,影响到了“风计划”。

萩原晃急忙召来小岛正雄商议对策。

闻讯的小岛机关长,对此倒是并不怎么惊奇。以前在满洲帝国多个城市做过特务机关长的经历,让他深深明白中国人对“汉奸”称谓的在意甚至忌惮。山西自古就号称地杰人灵、名士辈出,但真要从中找出大批死心塌地肯为皇军效力的,还颇有难度。所以,山西的省公署筹备至今,各机构的官员仍难以配齐,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将军,我听说太原方面,打算让目前的省维持会会长苏体仁,执掌未来的省公署;但是,这个苏体仁据说任人唯亲,正在筹备中的省公署,眼下塞进去的全是他的三亲六故、狐朋狗友,能力和德行均令人不齿;对此,师团长山冈中将以及太原特务机关都非常头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一寸山河》,方便以后阅读一寸山河第240章 当局者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寸山河第240章 当局者迷并对一寸山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