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赌局有诈

作品:第一卿色|作者:懒橘|分类:古言|更新:2022-10-31 16:27:01|字数:4990字

陆昌回头看,摘星楼已有一段距离,马上要出朱雀街,便快几步跟上许澄宁二人,挠着脑袋问:“澄弟,怎么了?你不想别人押你?”

许澄宁早收起了憨笑。

“赌局有诈!”

“什么诈?”

许澄宁看摘星楼已经远了,四下无人,才道:“你觉得赌坊是做什么的?”

陆昌摸不着头脑:“赌钱啊。”

“东家为什么要开赌坊?”

“当然是为了挣钱。”

“不错,为了挣钱。”许澄宁道,“他们想挣钱,就得让老百姓输钱,让他们买错。可他们却任由荐官把举子的底细散播开,并口径一致地推荐外地举人。

“天下举子千千万,来自五湖四海,岂是平头百姓能探问彻底的。合州地处岭南,普通人陆路水路最快也要三个月才能抵达京师,也就是说,调查举人的荐官至少十月底就要回程才赶得上这次赌局。可刚刚我问过的荐官,却连佟举人十一月中喜得一双龙凤胎都知道,这样的传讯能力,绝非普通的平民百姓可以做到。”

点头官是什么?可不是点头决策的官,而是岭南一带对负责数人头的点卯小吏的戏称。

至于佟景的曾祖父,的确曾经为官,却是通过举孝当上了一个小县丞,字都不识几个,何来佟举人继承了曾祖天分之说?

而那个掩面羞惭的私塾先生其实也是个半吊子,只会教识字念书,释义半点不会,自然轻易被问垮。

若非她曾随燕先生游历过岭南,识得一些方言,还曾在码头见过冒着烈日曝晒点卯的佟景,真要以为佟举人是天降之才无人能及了呢。

起草这份措辞的人很聪明,他说的全是事实谁都挑不出错,可偏偏于细节上巧妙用语,模棱两可,如细细的金砂把一个普通人不露痕迹地装点成下凡的神人。

“如此耗费心血银钱搜集来的底细,难道真的只为从赌客手里赚一两茶水钱?天底下岂有这样的好事。”

陆昌还有些不明白:“那是为了什么?”

“还记得梁四公子吗?我看了榜单,他身上的注额已达到六十万两之巨,倘若那日他被构陷成功,这些银钱就都流入平安赌坊的口袋了。”

李少威恍然:“你是说,是平安赌坊故意让赌客买错。”

许澄宁点头:“我已问过了,平安赌坊背后的东家是郑贵妃娘家。若我没有猜错,这些荐官是郑家有意安排的,故意混淆视听。权贵之家有权有势不好招惹,所以他们极力宣扬圣上欲重用寒门子之事,诱导赌客在出身低微的举人身上下注。沈耘和我,就是他们千挑万选出来的两个最佳诱饵。

“沈耘名声远扬,学富五车,却只是布衣出身,背后无人;而我,连中四元,实际上只是个十四岁少年,防备心弱,更无自保能力。

“只要我们在会试前一天发病、中毒、掉河里甚至惹上官司,平安赌坊就可以轻而易举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一旦有很多人押了我,我就完了。”

陆昌没想到背后是这么个惊天大阴谋,心里满满的后怕:“澄弟……我差点害了你!”

许澄宁拍拍他的肩:“与你无关,能让大家认识到我还年幼反而是好事。只是这里是天子脚下,万不可轻狂以免横生枝节。”

“我再不会了。”

李少威问道:“你想怎么做?”

许澄宁摇摇头:“我也不知……明日,我去问问先生吧。”

正说着,早已离朱雀街很远了,瓦市里闹哄哄的,大家又说又笑地传着谁家的八卦,漫天充斥的叽叽喳喳声把清新的春天闷成了聒噪的酷夏。

陆昌好热闹跑过去打听,才听人说文国公府的三小姐是乡下农妇养大的,年前才找回来,农妇上门去看望在国公府门口撒泼丢了好大丑。

原来,自家宴后,许秀春果真被禁足在了自己院中,她走动不得便冲下人撒气,把下人磋磨得叫苦不迭。王氏也很快请来了西席和教习嬷嬷,许秀春的脑壳装不进二两墨水,更听不得文绉绉的话,屡屡顶撞把两人气得不轻。

她出不去,刘氏母女却坐不住了。

许秀梅苦等多日都等不到自己妹妹来接她们去看看谢家,心急火燎的,便怂恿刘氏去文国公府叫门。

刘氏心知自己女儿是假小姐,本就心虚,自然不敢上门。可耐不住许秀梅各种诱哄,什么二妹虽然是假的,可母亲救了他们公府小姐是真的就是对他们有恩,什么母亲养了二妹十多年,去看看养女也是应该的,上门是客,国公府怎么也会送些东西给她们等等。

刘氏听着听着就动了心,把许福和丫头托给邻居照看,带着大女儿上国公府去了。

待看到玉麟街那一整条街都是国公府的,母女俩眼睛都馋红了。刘氏走上前对守门的陪着笑脸道:“这位爷,我找我的养女。”

门房看她一眼,指了指西边:“下人都是走后门的,你到那边去问吧。”

许秀梅气道:“我们找谢三小姐!我们是谢三小姐的养母和姐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第一卿色》,方便以后阅读第一卿色第21章 赌局有诈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第一卿色第21章 赌局有诈并对第一卿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