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名家

作品:战国大司马|作者:贱宗首席弟子|分类:历史|更新:2018-12-01 02:34:15|字数:6304字

秦惠君十四年,张仪拥戴前者正式称王,更改年号为秦惠王元年。

秦惠王三年时,为了秦国的利益,张仪被秦国派往魏国担任国相,希望魏国能成为中原第一个向秦国屈服的国家。

正是在这段时期,惠子失去了相位,先赴楚国,随后回到宋国,而公孙衍则成为合纵抗秦的魏方第二代领袖人物。

且在后来,公孙衍在齐、韩、燕、赵、楚五国的支持下,赶走张仪,成为魏国的国相,并继续合纵抗秦。

这即是惠子、公孙衍、张仪三人之间的恩恩怨怨。

而颇为有趣的是,在合纵连横期间,纵横家是这场博弈的主角,比如苏秦、张仪、公孙衍,而惠子,虽然他主张合纵抗秦,但实际上他却是一位名家鼻祖。

而这,也正是庄子对惠子很不满、觉得他“犹有未树”的地方你惠施就应该老老实实去研究你的名学,混在诸国间的博弈中做什么?

平心而论,惠子其实是一位学者,一位辩者,他在魏国执政期间,虽然对国家不能说没有裨益,但终归不如公孙衍、张仪等人那般耀眼。

对于惠子的才学,庄子亦是认可的,甚至于还在《天下篇》中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这即学富五车典故的由来。

而反过来说,正是因为惠子有才学,但却因为种种俗事俗物而耽误了在其名学中的成就,所以庄子才要骂庄子这大概就是“爱之深、恨之切”吧。

作为被誉为名家鼻祖的惠子,其主要思想有合同异论与坚白论。【ps:有书友指出坚白论是公孙龙提出来的,实际上不是的,公孙龙只是延续了惠子的思想,并且,他割裂了惠子的坚白论理论,属于诡辩范畴。另外,白马非马的理论,其实也不是公孙龙首创,而是出自稷下学宫的倪说,即《韩非子》所载的儿说。】

而在合同异论与坚白论当中,惠子更加倾向于前者,认为世上的万物,虽然有小的差别,但本质都是相同的,基于这一点,他劝世人泛爱万物,莫分彼此。

听上去似乎跟墨家的思想有点相同?

但事实上,墨家思想的最大对手,就是惠子。

比如《墨子》曰:厚,有所大。

顾名思义,即是一件事物只有有了“厚度”,才能有体积。

但惠子则反驳道: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他认为,认为物质的粒子不累积成厚度,就没有体积,但是物质粒子所构成平面的面积,是可以无限大的。

《墨子》又曰: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

即认为个别区域的前方不容一线之地,这就是“有穷”;与此相反,空间无边无际,这是“无穷”。

惠子又反驳道:南方无穷而有穷。

他表示人站在北方(北方极点)时,所有方向都是南方,所以是“无穷”;可若是站在南方(南方极点)时,所有方向都是北方,南方的“实”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是“有穷”。

《墨子》又曰:平,同高也。

惠子又反驳道:天与地卑(接近),山与泽平。

意思是说,在从极高处俯视,天跟地是接近的,山与湖泊是平的,表示观测的人所在位置不同,他看到的高低是不同的。

毫不夸张地说,在辩论这方面,当时惠子堪称辩遍天下无敌手,无数慕名而来的学者、辩者,都无法难倒惠子。

然而似这般雄辩的惠子,他偏偏就无法辩过庄子。

最着名的,莫过于濠梁之辩,即庄子与惠子在濠水一座桥上散步时的辩论。

当时庄子看着水里的鱼说道: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道:你又不是鱼,从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ps: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典故就来自于此。】

庄子道: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完全正确的。

庄子笑道:请你回归最开始的问题,你说你从哪里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这即是战国首屈一指的两位辩者之间的对话。

喜欢战国大司马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战国大司马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战国大司马》,方便以后阅读战国大司马第22章 名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战国大司马第22章 名家并对战国大司马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