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火枪时代

作品:为大明续命200年|作者:向天三声笑|分类:武侠|更新:2023-03-09 09:28:00|字数:4806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此时的东海上,一艘五帏帆船,搭载着独孤笑天等人,正行驶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

“独孤兄,还有三天就可以登录东瀛的长崎港了,我们会在那里登陆,然后直奔京都江户。”柳生雪子用东瀛语说道。

独孤笑天微微一笑,也用东瀛语回答:“雪子姑娘,你又来考较我了。”

独孤笑天与柳生兄妹结伴而行,这一路上向二人学习了东瀛语的基本用法,现在已经能够简单的用东瀛语沟通。

七伤拳宗师张守仁,带着20名锦衣卫暗卫高手,护卫独孤笑天赶赴东瀛。张守仁大师日常陪伺在独孤笑天身旁,他的修为这两年也进步不少,已经达到了内劲第九重初期。

张守仁大师在青年的时候曾经远渡东瀛游历,在东瀛居住了三年多,对那里的风土人情颇为了解,他一路上向独孤笑天详细介绍了东瀛的风土人情。

随着大船靠近长崎,张守仁大师脸色越来越凝重,他叮嘱独孤笑天身在异国他乡,行事需要谨慎。独孤笑天点头答应。

独孤笑天等人秘密来到东瀛,从长崎港登录后,雇了车马,每天隐藏在马车上,来到了东瀛的京都江户。

大将军足利义辉和东瀛家族领域柳生一男,在江户亲自接待独孤笑天。

大将军足利义辉四十出头,身材瘦小,双目炯炯有神。柳生一男年近五旬,身材魁梧,面相和善。柳生雪子、柳生千兵卫、张守仁大师陪伺在一旁。

柳生一男气度雍容,满面微笑,欣然道:“独孤贤侄,归藏武雄统领倭寇的老巢包括有冲绳、壹岐、平户岛、五岛列岛,以及大明、高丽的一些沿海岛屿。这些倭寇活动范围远至东亚各地,甚至是大明内陆地区。

这些倭寇的组成并非仅限于东瀛海盗,大明东南沿海地区的海盗、还有东海一代的少数民族,也加入了其中。

你来的正好,我们已经集结了八万军马,再过几天就要西征五岛了。”

“柳生家主,听说归藏武雄背后有葡萄牙支持,他们的火器军力如何?”,独孤笑天皱了一下眉头,轻声问询。

柳生一男叹了一口气,“独孤少侠问的很精准,这是我们最大的顾虑。”

中国元朝铁骑西征之时,把火药以及火器带到了欧洲,欧洲人在仿制的基础上不断革新完善,逐渐发展出了更为先进的火枪。到了15世纪时,火枪已经较为完善,成为了战场上较具统治力的武器。

枪械通常由弹药、击发装置和枪体组成,火枪所用的弹药是木炭、硫磺和硝石调配而成的火药和圆球形铅弹;击发装置的种类有火绳枪击、燧发枪击等;依据枪管是否具有膛线,火枪可以分为滑膛枪、来复枪等。采用燧发枪击的滑膛枪是火枪的最佳形态。

火枪应用方式的形成和完善首先促使了作战方式发生改变,继而引起了军事领域一系列的变革,这种变革逐步扩大到了社会多个领域,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明初期火枪的发射原理并不复杂,火药在一端封闭的枪筒内发生爆炸,产生膨胀的气体将子弹头高速推出枪筒实施杀伤。火枪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枪击(点火装置)、枪筒(确保弹药爆炸力沿一定方向作用于子弹)以及弹药等。

明朝初期火枪的装弹过程非常耗时繁琐,“具体步骤包括撕开纸制‘弹壳’,将少量引爆药倒入药池之中,将其余的火药和弹丸倒入枪口,用送药弹夯实弹药,打开枪机保险卡销等。”耿枪是单发射击,每次射击完毕后都必须重新装填弹药。

到了宣德年间,欧洲的火枪技术经过五十多年的改良,火枪已经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在欧洲,火绳枪、滑膛枪已经开始替代弓箭在战场上使用。

首先,火枪比弓箭所造成的损伤更为致命,一发具有一定重量的子弹以接近音速的速度击中人体,不仅能穿透任何甲胄,还能将甲胄打碎,导致严重外伤,并造成一大处参差不齐的伤口。

它不像弓箭,除非射得凑巧,否则总需要一些时间才会引发令人衰竭的内出血。而子弹能立刻打倒士兵,让他无法动弹。显然,火枪比弓箭具有更突出的杀伤效果。

其次,相对于弓箭而言火枪更容易使用。相对于火枪繁琐的装弹过程,弓箭具有操作简便、射击速度快的优势,但是弓箭射手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掌握射箭技巧,火枪的使用相对较为简单,经过短时间的训练就能把普通的盗匪转变为极具杀伤力的战士。

再次,火枪对人的体能没有特别的要求。弓箭手通常要有较好的臂力,即使这样,连续射箭也会使体力迅速下降,从而影响射击精度和速度。而火枪射击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它的能量来源是火药而不是士兵的体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为大明续命200年》,方便以后阅读为大明续命200年第一百二十章 火枪时代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为大明续命200年第一百二十章 火枪时代并对为大明续命200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