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4章

作品:1627崛起南海|作者:零点浪漫|分类:历史|更新:2021-06-13 23:13:50|字数:8210字

秀念在平户的时候并没有投靠海汉的打算,一开始站出来帮海汉军维持秩序,完全只是出于自保的目的。但他自认正确的做法却被曾经的伙伴所排斥,于是他不得不在西归浦与过去的身份彻底割裂,投靠海汉以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

秀念自认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主动伤害过任何人,恰恰相反的是,他知道自己帮助很多被海汉军掳走的平户百姓保住了性命,甚至包括那些将他视作叛徒的同门僧人。秀念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对的,所以他也不曾对自己的选择感到羞愧,而这个时候再回头去看之前所做的种种选择,自然就显得正确无比了。

不过秀念并不打算对初次见面的任松吹嘘自己的经历,这一是他对海汉攻打平户的目的不明,不想让任松因为自己的来历而产生某种敌意;二来他也不确定任松会不会把自己所说的话传播出去,要是让江子安听到一些风声,自己这差事就未必保得住了。他知道自己的官差身份有水分,而对方可是货真价值的村长,是每个月都在镇公所领饷银的公门中人,在对方面前说错话的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

稳妥起见,秀念还是管住了自己的嘴,没有就这个话题与任松展开深入的探讨。他请任松带路去安置这些新移民的地方看一看,任松也不推辞,当即便带着他去了村里。

富强村将这些移民暂时安置在了村中学堂。是的没错,为了让村里的二十多个娃娃能够读书识字,富强村专门请了个教书先生,在村里设了个学堂让娃娃们能够就近学习,不用去镇上的学堂住读。

“白天娃娃们在这里念书写字,晚上就腾出来给新移民睡觉。镇上分来这二十人一共有八户,要一口气盖八户人家的房子,那得动用一两百人,工期需要六七天才能完成。所以他们还得在学堂暂住一段时间,快的话估计下个月就能住进新房了。”

秀念一边听任松的介绍,一边打量这学堂的环境。这种砖瓦房在富强村似乎是标配,而且为了便于学童念书写字,屋顶上铺有若干明瓦,所以屋内的采光也很是不错,可谓是窗明几净。新移民能暂时住在这种书香气浓郁的环境中,似乎比皋泄村安排在祠堂的做法还略胜一筹。当然了,皋泄村本来也没有开办村庄学堂,学童都是去镇上的公立学堂念书,自然也无从进行公平比较了。

秀念随口问了一句:“那给新移民盖的房子也是这种砖瓦房吗?”

问完之后秀念就觉得自己这问题提得有些多余,砖瓦房的造价起码是泥坯墙茅草房的好几倍,富强村凭什么要给新移民提供这么好的待遇。

任松却一脸理所当然地点点头道:“当然要盖砖瓦房,否则这些新来的人岂不会觉得自己在村里低人一等?我们富强村每年都要接收好几批移民,若是每次都区别对待,在本地形成了风气,那多过得几年之后,这村子里要分出多少等级来?”

秀念一开始觉得任松的做法是因为富强村比较富庶,财大气粗自然可以为所欲为,但转念一想,除开富强村的财力和本身能造砖瓦的优势之外,任松的这种观念倒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现有的村民与新移民之间出现待遇差别,导致了群体之间的隔阂,那长此以往的确会不利于村民之间的相处和村内的团结。

但他又想起皋泄村的做法,只给新移民提供茅草屋,至于今后要翻建更好的房子,那就得通过自己的努力。王大贵认为这种做法能更好的刺激新移民努力劳作,让他们早日适应用劳动去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社会规则。

这两种做法孰优孰劣,秀念觉得以自己的见识实在难以判断,但他觉得两位村长的做法都有比较充分的理由,或许这个问题需要等回到镇公所之后,看看能不能从镇长那里获得答案。

参观完学堂之后,任松很礼节性地邀请秀念留下来吃晚饭,但秀念却想着早些回镇公所去。相比在富强村享用一顿晚饭,他更想早点回去整理这一天下来的收获。

临走的时候任松也送了一件纪念品给他,一个富强村所产的陶罐,个头不小,拎在手里颇有点沉甸甸的。

“老夫自己做的,装腌菜装米装水都行,不是什么值钱东西,和尚你可别嫌弃……要不是镇公所太远怕你拿不动,还想送个瓦缸给你的……”

秀念只能苦笑着感谢了任松的好意,看了那直径足有两尺半的瓦缸,他还是明智地选择了比较好拿的陶罐。他明白王大贵、任松送自己东西可能是有拉近关系的目的,但这倒也说不上有多大的利益诉求,也不是为了收买自己,毕竟送的都是村子里的土特产,也值不了多少钱。

这种淳朴感让秀念不禁想到了以前在光明寺的时候,时常会有来寺里参拜的信徒奉上他们自家田地里收获的各种蔬果。虽然他们供奉的财物远远不及那些达官贵人送到寺里的香火钱,但却更具有一种朴素的虔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1627崛起南海》,方便以后阅读1627崛起南海第216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1627崛起南海第2164章并对1627崛起南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