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3章

作品:1627崛起南海|作者:零点浪漫|分类:历史|更新:2021-06-13 23:13:50|字数:8144字

扬州盐商虽然财力出众,但在海汉官员眼里,也仅仅就是一群比较有钱的商人罢了。虽然有一些人从海外弄到一些火枪并组建了私人武装,给海汉的盐业生意制造了一点麻烦,但也不可能阻止海汉将销售渠道延伸至扬州盐商的传统势力范围。

杨运大致知道前次军方和安全局联手派人到扬州采取武力行动的内幕,虽然己方在行动中也出现了一些死伤,但结果无疑是海汉大获全胜。所以杨运认为如果扬州两个盐商阵营之间的冲突变得激烈了,那海汉军方也可以择机再次介入,帮助徽籍盐商打击竞争对手。

但如果徽籍盐商连半点风险都不能承受,那是否值得与其合作就要重新商榷了。杨运虽然很重视盐业发展,但并没有打算对大明盐商做出任何的让步,如果徽籍盐商做不到他所要求的条件,那这合作似乎也就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杨运已经察觉到马正平的态度依然有些摇摆不定,便不愿再浪费时间,主动结束了谈话,让马正平先回去考虑清楚。不过可开设商栈的事倒是无关尚未谈成的合作事宜,杨运仍然应承马正平可以继续照章办理,只是马正平自己心里不免有些犹豫,要是合作谈不拢,那在这舟山岛上设立一个商栈,似乎也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了。

马正平回到住处之后,也觉得自己对分歧的处理方式有些问题,海汉人无疑是希望能够尽快促成合作,然后让海汉盐通过徽籍盐商的销售渠道进入扬州市场。如果失去这个合作伙伴,那徽籍盐商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要等到迫不得已的时候再放手一搏,到时候身后也未必还有海汉这个大靠山了。

可是以海汉人所要求的交易量,徽籍盐商的经营就得面临比较大的风险,除非在买下足量海汉盐之后,自行减少投放到市场上的食盐量,尽量避免引发对手的怀疑。

这样做势必会增加大量的私盐库存,从而降低徽籍盐商的经营利润,但这似乎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案了。只要能早日击败竞争对手,那么这些库存迟早也还能变成银子回到口袋里。

只是究竟要如何才能快速击败扬州的对手,好像杨运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方案,只表明了会对徽籍盐商给予支持的态度。

而马正平最为担心的正是这一点,如果仅仅只是商业方面的支持,那顶多也就是进货价格能够拉到比较低的水平而已,远远不足以用来击败竞争对手。而杨运口头所称的狠辣手段,到底会在什么情况下才出手,却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条件。

马正平当然巴不得海汉直接出兵扬州把山陕盐商抄个一干二净,但这种可能会引发两国之间战争的行为,恐怕海汉也不会就为了拉拢自己而轻易为之。而且动武这种大事,大概也不是杨运这种主管贸易的文官能说了算的。

虽然马正平对于海汉的官僚机构和权力体系不是特别了解,但他至少知道舟山这地方是带兵的石大将军说了算,海汉要在大明境内用兵,那肯定也得这位大将军点头才行。但马正平只是上次来舟山时在阅兵式上见过这位石大将军,根本谈不上有任何的交情,当下也没有合适的渠道能向对方反应自己的利益诉求。

马正平觉得自己应该想办法去找一下海汉军方的武官,就算见不着石迪文本人,至少也得找个有实权的军官,了解一下杨运夸下的海口是真的可行还是说说而已。不然自己硬着头皮当了海汉的分销商,到时候在扬州出了事海汉却帮不上忙,那可就麻烦大了。

马正平将之前留在舟山的手下唤到房中,询问他们这段时日是否结识到军中高官。但手下却没有他所期望的交际能力,未能在此期间建立起军方的人脉。

马正平又回想了半天,想起自己上次来舟山的时候,在阅兵观礼台上结识了一个叫宣向明的浙江商人,当时相谈甚欢,对方似乎在舟山岛上有商铺经营,或许可以去拜访一下。

这大概是马正平在舟山岛除了杨运之外仅有的人脉了,虽然宣向明所从事的纺织品生意跟自己的盐业买卖没有直接联系,但他记得宣向明是个十分健谈的人,或许能够从他那里获取一些有用的消息,说不定还能通过他结识到其他海汉官员。

反正在舟山岛上左右无事,马正平决定姑且一试,翌日一早,便派了手下出去打探关于宣向明的消息,没过多久果然便有了回音,找到了宣向明在岛上开设的绸缎行。

马正平也不耽搁,立刻就主动前往对方商铺拜访。宣向明倒也记得曾经有一面之缘的这个扬州盐商,很是高兴地接待了他。

两人落座寒暄一番之后,马正平便主动将话题引到了正事上:“宣老板,在下今日贸然来访,其实是有事要请教,还望宣老板不吝赐教。”

宣向明应道:“马老板客气了,不知宣某有什么可以帮到马老板的地方?”

马正平道:“听说海汉军不久前出兵日本,此事可是真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1627崛起南海》,方便以后阅读1627崛起南海第217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1627崛起南海第2173章并对1627崛起南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