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大汗也老了

作品:明末阴雄|作者:多极世界|分类:历史|更新:2019-12-02 04:37:32|字数:8116字

此时,原野上基本已经被鞑子兵铺满了,黑压压的一片,除了大量的步兵之外,还有为数众多的骑兵在奔驰,看得人头皮发麻。

“看来,鞑子这次是下血本了,要毕其功于一役啊!你说,鞑子究竟会派多少人来?”

梁丘冷静的分析道“依我说,顶天也就四五万,鞑子兵马虽多,但义州城,锦州城,松山堡可还有咱们近三万兵马呢,他们又要防守女儿河,又要防守长岭山,可以用于主动进攻的兵力没多少的。”

说完,回头看了看这鞍子山的防线。

作为这场大战中,天策军唯一被动防守的战场,鞍子山的防线,远比鞑子在长岭山的防线要牢固。

鞍子山并不算大,方圆不过一里半,顶峰高度也只有五十余丈,原本关宁军在鞍子山有一处墩堡,驻扎有一百来号明军,后来天策军接管之后,也没有进行扩建。

直到鞑子大规模备战的消息传来,才开始大力建设鞍子山,拱卫杏山堡的安全,鞑子当时也进攻过两次,但只派了不足千人,被驻守在鞍子山的两百天策军迎头痛击之后,便没有再发动进攻,也就给了天策军更多的建设时间。

这次孔有德率军抵达之后,便将带来的民夫,一股脑的派到南部防线,仅仅三天的时间,本就防备完善的鞍子山,防御能力更上一层楼。

首先便是规模庞大的壕沟网,直接把整个鞍子山包围其中,除了在西侧和北侧各留出一条通道,方便守军可以进出,以及在敌人试图绕过鞍子山时主动出击外,其余的地方全都是纵横交错的壕沟。

再者,山上有连续四道胸墙,胸墙后面依旧有壕沟,差不多就是去年打渔港之战时,天策军防线的翻版,但因为位于山坡的关系,进攻第一道防线的敌人,也会同时遭受第二道防线的攻击。

步营的火铳兵,正在各道防线后面严阵以待,长矛兵也分散各处,等到敌人攻上来时与之肉搏,此外还有各种防御器械,比如万人敌,手榴弹等。

步营的各个炮兵小队,也被安置在一些视野开阔之地,增强防御能力。

而山顶之上,则有依照山势而建的主营寨,基本就是在当年明军墩堡扩建来的,这营寨的土地都是用石头堆砌的,而且可以说是简单的菱堡,可以从各个角度对攻击之敌展开射击。

此外,在主营寨的东侧和南侧的开阔地上,各安置了一个炮兵大队,加起来也就是足足七十二门云飞炮,而且为了防止敌人红夷大炮的毁伤,还特地堆砌了大量沙包在前。

眼下,鞍子山的守军差不多有四千五百人,杏山和王山各有一千,这两处的防卫能力虽然不如鞍子山强,但也查不到哪去,而且都有一个炮兵中队,外加少量的步营炮兵,其余的几百号兵马,则分散安置于南部的各个据点之上。

此时,能够看到的鞑子兵马又增加了不少,邱文更是发现,出现了一片明黄色和纯白色的旗号,也就意味着,正黄旗和正白旗的鞑子也被派了上来,数量不是特别多,总计不到五千人,应该也就是三个甲喇的规模。

此时,距离鞍子山三里外的原野上。

望着不算雄伟,甚至可以说有点孤零零的鞍子山,阿济格有些轻蔑的说道“八哥也是老了,区区一座鞍子山,外加两座更小的山丘,却要动用如此多的兵马,看来八哥也没有了当年的魄力了!”

阿济格一向跟皇太极不对付,所以言语上更是没有恭顺,但他们三兄弟的实力不弱,皇太极也拿他没办法,只要他还在为大金国办事,也由得他去了。

阿济格现在虽然不再是旗主了,但手里仍然有二十个直属的牛录,虽然这些牛录都在正白和镶白两旗编制内,但却归阿济格指挥。

这些牛录中,有十五个都是老奴在多择出生不久,划分给他的,当时三兄弟一人十五个牛录,跟在他身边已经十多年了,皇太极也没办法弄走,剩下五个,则是后来他凭借自己的战功被老奴封赏的,同样是私人财产,连多尔衮和多择都没办法指挥。

而他嚷嚷着要出战,皇太极也随他的意,让他来协助杜度,进攻天策军的南部防线,但他却并没有把杜度放在眼里。

反而是身为镶黄旗的旗主杜度,没有因此而产生轻敌之心,看了看这个比自己还要小七八岁的叔叔,平静的说道“十二叔切莫忘了去年的教训,莫要生了轻敌之心为好。我大金国在天策军手上,前前后后损失了三十余个牛录,却连一场斩杀过千的大胜都没有,这天策军岂是无能之辈,还是谨慎些好!”

阿济格去也一脸无所谓,对着汉军旗的几个将领呼喝道“你们几个,谁愿意当这先锋,去试探一下孔贼的兵力安排?”

杜度对阿济格擅自下令不满,毕竟他才是这次南路大军的统帅,但阿济格仗着比他高一个辈分,却丝毫不把他放在眼里,让他感觉很没面子,但论吵架,他还真吵不过阿济格,也没有没与他争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阴雄》,方便以后阅读明末阴雄第795章 大汗也老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阴雄第795章 大汗也老了并对明末阴雄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