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大阅兵

作品:明末阴雄|作者:多极世界|分类:历史|更新:2020-04-12 21:36:09|字数:8076字

接连两次的战败也让高迎祥产生了警惕,并没有继续派兵去救援,以免落得同样的下场,但他没出动,范景文却找上门来了,整个炮营两百门火炮的齐鸣,让他们真正的明白了什么叫有钱人的打仗方式。

毫无疑问,这一次硬碰硬,又以高迎祥的惨败而告终,一站下来损失了近五万兵马。

但他并没有损失全部兵马,核心精锐还保留了不少,高迎祥率军直接退守襄阳,至于方城山上的袁时中和刘宗敏,则被他完全抛弃了,毕竟高迎祥自顾不暇,已经管不了他们了。

短短几天功夫,范景文便率军收复了整个南阳府,然后掉过头来收拾方城山上的刘宗敏部。

截止战报发出的时候,刘宗敏他们还没有被消灭,但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看样子范景文是打算消灭了方城山上的残敌,在集合大军进攻襄阳。

而与此同时,西北方向的贺人龙,南方的卢象升,西南方向的张令,秦良玉等,也都整兵备战,准备合力一击,彻底歼灭闯军。

对于高迎祥的死活,孔有德现在一点都不在乎,反正扶持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们撑到了天策军灭亡后金,确保了山东这个基本盘的安全,现在他们是死是活已经无关紧要了。

五日后,孔有德抵达了济南,秦致远亲自上前迎接“大人,大阅兵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了!”

“很好,按照计划进行!”

秦致远所说的大阅兵,便是孔有德根据后世国庆阅兵搞得一个翻版,以前天策军也有过类似的行动,但都是小打小闹,现在的天策军已经完全有了和大明朝廷刚正面的能力,实力就没必要藏着掖着了。

所以这一次天策军大阅兵,为的就是最大程度的展现天策军的实力,早在多尔衮表示愿意投降的时候,孔有德就下令给秦致远和程希孔,让他们二人协同负责这次大阅兵。

这一次的大阅兵秦致远是非常上心的,当初他只是吴桥知县的区区一个幕僚,却因为怕死选择投靠了天策军,如今也能混到山东巡抚的位置。

他很清楚,实际上他的能力并不算也别出众,靠的就是忠心和资历老,才能位居其他人之上,所以对孔有德的吩咐总是仅仅经历的完成,这一次大阅兵花了他不少心血,一定要办的出彩。

虽然时间上并不算充裕,只有二十来天,但各部门伤心一心,通力合作,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齐全了。

这一次大阅兵,不同于后世的单纯的阅兵,还有各种各样的比赛,实枪实弹的演习,以及更刺激的真人打靶环节,可以说结合了运动会和军事演习,为的就是更全面的展示天策军的实力。

事实上,阅兵这东西不是后世的原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类似的阅兵行动了。

例如公元前625年,郑国由于攻打宋国,遭到各诸侯国的讨伐。诸侯军队把郑国围住后,“观兵于南门”。郑国慑于诸侯军队的阵势,“乃行成”,也就是求和,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而阅兵这个名称,则是从汉代正式使用的,阅兵常与立秋之日“祭兽”一起进行,其中增加一些打斗的内容。以后,各个建朝时间较长的朝代都有类似定期或不定期的阅兵仪式,用于检验军队训练成果,或者震慑心怀不轨的敌方势力,凝聚军心。

九月十日一大早,孔有德一身戎装,来到了位于济南城东十里的阅兵台。

在他身边的,则是同样一身戎装的妻子徐若宁,英姿飒爽,颇有一番巾帼之风,虽然她现在怀孕了,但骨子里对军事的喜爱,加上这意义非凡的阅兵,她还是执意要来,孔有德也就允许了。

而阅兵台两侧的观礼台上,则已经坐的满当当的,这些都是各地受邀来参加阅兵的人,有各地的大商人,一些致仕的大明官员,江南的士子,新任衍圣公孔兴源,山东本地的士绅等等,只要是在地方上有点影响力和威望的人,都在邀请之列。

徐若宁虽然跟着天策军也参加过不少战斗,但对于今天这样的大场面,还是第一次见到的,而且是作为孔有德妻子的身份参加,她也无比的骄傲。

而此时,天策军的各级军官,除了张东和,刘宇,丁山他们这些还在外地且军务在身无法赶回来的,以及徐文仪他们这些已经出发准备进攻巴达维亚的海军军官之外,其余的军官悉数到齐。

这样庄重而盛大的场面,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缺席,这是属于他们的荣耀,属于天策军的荣耀。

整个阅兵场地非常大,占地达上千亩,足以容纳超过三万人的天策军部队,也就是此次从各军团抽调的参加阅兵的队伍。

除了观礼台上受邀的宾客之外,有自发愿意前来参观的人,天策军也都非常欢迎,并且为他们提供免费的食宿,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一空前壮观的盛事。

如此一来,自发前来的民众数量超过二十万人,他们都在阅兵场地的外围等待着好戏开场,虽然人数很多,但孔有德专门安排了近万人的部队负责维持秩序,所以显得井然有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阴雄》,方便以后阅读明末阴雄第874章 大阅兵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阴雄第874章 大阅兵并对明末阴雄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