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足球公式

作品:足球:我带陨落金童重返欧洲之巅|作者:深井找冰|分类:体育|更新:2023-07-23 10:16:27|字数:8194字

第254章 足球公式

当你观看一场足球比赛的时候,你关注的是什么?

有的球迷爱看超级巨星的精彩表现,有的球迷则对战术体系和多变的阵型站位感兴趣。

无论是有巨星的球队如何把巨星融入体系,还是实力较弱的球队如何以体系对抗巨星,都是颇值得玩味的问题。

说到实力较弱的球队的体系,最出名的莫过于链式防守。

它的创始人卡尔-拉潘说过一段很着名的话:“一支球队可以按两种方式组建:要么你拥有11名优秀的球员,他们有绝对高超的水平和击败对手的天赋——巴西就是一个例子;要么你拥有11名水平一般的球员,他们必须被整合进一套独特的系统之中,这个系统能让他们发挥最大的威力。真正困难的事情是,如何在不剥夺他们思考和比赛自由的基础上,强调严谨的战术纪律。”

拉潘的话,点出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几乎所有足球教练都会头疼的问题。

它和“要踢得漂亮还是要赢球”一样,引起了无数的争论,也引申出不同的流派。

是球星按照教练的思路踢?还是教练按球星的要求让球队这么踢?教练们给出了各自的答案,也让球迷们欣赏到形式各异的足球。

现在的足球比赛,已经比以前复杂得多,科技含量更是远高于那个时候。

即便是普通的球迷们,也能通过各种网站查到形形色色的球员数据,并且用这些数据来评估球员的表现。

阵型和打法也越来越复杂多变,4-2-3-1这样简单的几个数字,根本就无法说清楚球队在场上的实际踢法。

那么是谁首先把足球真正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用高度科学化的方式设计战术打法呢?

是乌克兰名帅洛巴诺夫斯基和他的基辅迪纳摩队。

洛巴诺夫斯基正好赶上了苏联的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当时基辅的控制论中心,则在自动控制系统、人工智能和数学建模等方面具备全球领先水平。

他在中学的时候拿过数学竞赛的金牌,在基辅技术大学主修供热工程。

洛巴诺夫斯基日后的系统化足球思想,正是受到了技术革新大潮的推动,他察觉到计算机在足球上有令人期待的广阔应用前景。

在他眼中,足球比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球员们则是系统中的一个个元素。

相比球员个人的表演,更重要的是球员们之间的分工合作与相互联系。

他曾经说过:“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数字。”

也就是说,洛巴诺夫斯基遵从某种数学原则,想要寻求证明:这个球之所以能进,这场比赛之所以能够拿下,都有它的道理。

他广泛运用数据分析,并将其视为评估球员的一种方式。

洛巴诺夫斯基说:“当我踢球的时候,如果一个教练说一名球员没有在正确的位置上,这名球员可以轻松地直接反驳他。但他们现在不行,因为赛后会有他们在比赛中的各项数据。如果他只在中场进行了60次我规定的战术行动,那他是不合格的,因为我规定他要做至少100次。”

可以想象,这样的球队怎么可能会围绕一位巨星去设计战术。

这支球队只有一个领导者,那就是洛巴诺夫斯基。

他要求相当严格,并且十分固执。

前苏联球员强健的体魄,出众的团队精神非常适合洛巴诺夫斯基的体系,他也借此打造出一支长期称霸的基辅迪纳摩队。

这支球队走出过三位金球先生:布洛欣、别拉诺夫和舍甫琴科,三人的恩师都是洛巴诺夫斯基。

他赢得了22座苏联和乌克兰的联赛和杯赛冠军,获得了两座欧洲优胜者杯,还在1975年的欧洲超级杯里双杀欧冠冠军拜仁。

1985-86赛季的欧洲优胜者杯决赛,基辅迪纳摩3-0完胜马德里竞技。

比赛当中,布洛欣打入的第二球,堪称对这支球队的完美诠释。

常玩足球游戏的玩家看到这个球,或许会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这个球就像是游戏中频频出现的进球模式,具有学院派的色彩。

整个进球快速而冷静,从左边卫拉茨的带球开始,每次传球都没有任何迟疑。

因为所有人都成竹在胸。

按照球队设计的套路,那个位置“应该”有人赶到。

这样的进球模式仿佛是一群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精心设计好的,然后在训练场上反反复复地演练过。

在最高水平的比赛中,一旦这样的机会出现,球员们能够马上联系到相应的情境,然后一丝不苟地逐步执行下去,直到破门得分。

这让人不禁想到了IBM公司的那台“深蓝”,它存储了一百多年来优秀棋手的对局两百多万局,能够快速在海量的计算中搜索合适的应对步骤。

基辅迪纳摩似乎也差不多:洛巴诺夫斯基编程,助教将这些程序输入球队,球队如同计算机一般,只用跑程序就可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足球:我带陨落金童重返欧洲之巅》,方便以后阅读足球:我带陨落金童重返欧洲之巅第二百五十四章 足球公式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足球:我带陨落金童重返欧洲之巅第二百五十四章 足球公式并对足球:我带陨落金童重返欧洲之巅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