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作品:足球:我带陨落金童重返欧洲之巅|作者:深井找冰|分类:体育|更新:2023-08-02 18:43:05|字数:8390字

第262章

要踢得漂亮还是要赢球?这是一个世纪以来所有足球人共同的难题。

但是洛巴诺夫斯基显然不这么认为,在他眼里,场上的球员是一个个元素,而足球比赛是一个系统。

他曾经说过:“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数字。”他手腕强硬、不容置疑,所有的球员都像是一个个齿轮环环相扣最终在球场上表现出数学公式般的准确。

他率领的基辅迪纳摩队,正如媒体口中的“迪纳摩机器”那样,精确而冷酷。

2003年,老特拉福德球场,欧冠决赛。

在120分钟的比赛里,米兰和尤文图斯毫无建树,几轮点球过后。

米兰2-2尤文图斯,最后的时刻到来了,伟大的时刻,伟大的人——舍甫琴科走上了罚球点。

起跑、摆腿,球越过布冯应声入网。在激情庆祝后,乌克兰“核弹头”静静的站在那里,陷入了沉思。

他是个内敛冷峻的人,他曾无法抑制夺取欧冠奖杯的喜悦,但当激荡的情绪归于平静时,他依然是那个略显忧郁的杀手。

以欧冠冠军的身份傲然挺立在老特拉福德的舍甫琴科此时思绪万千。

此时此刻,多年来对自己的规划已经大功告成。

而描绘其职业生涯的那个人,用舍瓦自己的话说是“父亲以及乌克兰足球的上帝”,也就是瓦列里-洛巴诺夫斯基。

几天后,舍瓦用自己的方式向这位不屈不挠的足坛伟人表达了悼念。

他于米兰2003年夺取欧冠的前一年刚刚去世,他来到了位于洛巴诺夫斯基位于基辅的墓旁,将银灿灿的欧冠奖杯和一束美丽的鲜花放在恩师铜像旁边的长椅上。

舍瓦虔诚地归来就像一位儿子归乡吊唁父亲一样,而这种不可动摇的赤诚之心在现代足球世界里已经殊为可贵。

仅仅用这种为人熟知的言辞形容洛巴诺夫斯基无疑会掩盖他的伟大之处。

1986年的欧洲足球先生、“苏维埃闪电”伊戈尔-别拉诺夫曾是洛巴诺夫斯基首次执教基辅迪纳摩时的得意门生之一。

但是他和洛巴诺夫斯基之间的私人感情却很一般:“我和洛巴诺夫斯基并不是敌人,但是也不是朋友。只是单纯的职场关系。但是他确实为我做了很多。我们也曾有过争吵,但是我们都明白各自取得的成就。”

根深蒂固的苏维埃思维定式铸就了洛巴诺夫斯基钢铁般的意志和近乎严苛的纪律要求,但若想更深层次地了解他,就不能忽略他的人际关系。

他与人相处的模式透着冷淡但是周全的规划,他认为慎重的计划在自己足球理念中,无论方方面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他在工作中体现出的极高效率使球员们对其钦佩有加,而来自球员们的尊崇和绝对的服从则是洛巴诺夫斯基最为看重的。

青年时期的洛巴诺夫斯基曾被培训成为一名水管工人,他学着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方案分析,他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非常自豪。

而在球场上,他是一位天赋异禀的边锋,他拥有令旁人艳羡不已的才华和创造力,但即使球场上的每个动作都是洛巴诺夫斯基精心规划好的——他乐在其中。

他对球的操控,以及为了完成一次完美的传递而对足球本身的旋转和轨迹的分析和拿捏是无与伦比的。

他曾经学习过巴西传奇巨星迪迪创造的“落叶球”。

凭借此技术,他能在发动长传时依靠球的下旋让其在自己计划中的位置突然下坠,并且他还专精于踢出带弧线的角球以尽可能地迷惑防守球员。

他的身体机能不及很多与他同时代的球员,这最终导致了他和时任基辅迪纳摩主帅马斯洛夫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后洛巴诺夫斯基对于球员的管理模式。

他并不在意自己作为一名古典边锋但缺乏速度,前提是他清楚自己能够凭借自身卓尔不凡的左脚技术在最大程度上帮助球队。

当他被一名来自基辅工程建设科学院的工作人员问到为什么当基辅迪纳摩赢得第一座苏联全国联赛冠军时他还是一脸铁青,他说他对自己和球队表现出来的水准非常不满意。

与其说是自己的球队赢得了冠军,不如说其他球队输掉了冠军。

当他被问到是否圆了他的梦想时,他说道:“你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的梦想是什么?取得学士学位?博士学位?还是博士后论文?”

那位可科学家说道:“或许吧,但是一名真正的科学家梦想着能靠自己的努力推动科学的进步,在科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那么,你刚才问我的问题也有答案了。”洛巴诺夫斯基说道。

很少有教练敢声称开创了一个王朝,但是上世纪70到80年代的由洛巴诺夫斯基挂帅的“迪纳摩机器”就做到了这一点。

他们当时风卷残云般地揽下了八次苏联全国联赛冠军、三次苏联杯赛冠军以及三次苏联超级杯冠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足球:我带陨落金童重返欧洲之巅》,方便以后阅读足球:我带陨落金童重返欧洲之巅第二百六十二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足球:我带陨落金童重返欧洲之巅第二百六十二章并对足球:我带陨落金童重返欧洲之巅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