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商谈细节

作品:抗战之战地记者|作者:一只黑色钢笔|分类:军事|更新:2023-05-06 08:21:27|字数:6056字

“你这是……”面对陈泰安的说辞,封时修有些哭笑不得。

这个时候的跳槽可没有那么容易,无论是加入一个什么组织,不管是在道义上还是在规章上,都没有那么随便。

所以,这种直接挖别人的人的行为,实在是有些不耻。

可是对陈泰安来说,这都不是事儿了,只要是为了自家能够超过别人,挖别人的人没有任何问题。

再说了,他又不是靠一张嘴忽悠,在挖这些人的时候,他也愿意给出更高的价钱!

“多谢陈兄的好意了,不过我应该不会去挖别家的报社,我想要找一些新人!”

范文林拒绝了陈泰安,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对于直接去挖别人家的记者或者主编加入大公报,范文林确实没有什么兴趣。

如果真要挖,他也只想挖一个人,那就是渝晚报的李天峰,但是以李天峰跟范文林的关系,他甚至都不用挖,直接说一声,李天峰救过来了。

相较于这种去别的报社挖人的行为,范文林更想要自己培养一批新的记者,就如同当初在徐州建立青记会的时候,也有很多的青年学者选择加入了青记会,成分了一名新记者。

正式由于那次的模式,让范文林发现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这些新培养的记者相较于老记者,更有优势!

虽然在专业上,这些新记者比不上老记者,他们就像一群刚出道的小白,而这些老记者已经在新闻行业摸爬滚打了很多年了。

但是有一点,那是这些老记者比不上的,那就是对新闻专业的转变上,这些新记者是远远高于老记者的。

新记者刚成为一名记者,还什么都不会,很多东西都是现学的,但也正是如此,范文林才好将战地记者的那一套交给他们,他们由于之前没有参与过新闻报道,所以接受起来也很快。

但是那些老记者就不一样了,他们已经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很久了,对于这份工作他们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

但也正是这些经验,让他们形成了一定的固定的思维,让他们在接受新内容的时候,非常缓慢。

因为他们需要将自己脑子里面那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想法转变过来,这不是短时间内更够做到的事情。

范文林对大公报重庆刊的定义是战地报社,主要目的和作用就是为了报道战争和宣传抗战。

所以大公报最需要的,就是战地记者。

经过徐州那一次之后,范文林也充分的发现了,战地记者的养成速度,新记者比老记者的速度要快得多!

“新人?”陈泰安有些疑惑。

“对,新人,就是那些新闻专业的学生,或者是想要加入新闻行业的朋友们!由我来给他们做培训!”范文林讲解道。

“为何要这么麻烦?直接招聘记者不行吗?”陈泰安还是不解。

“大公报重庆刊的目的是为了宣扬抗战,所以我们最需要的并不是普通记者,而是战地记者,这类记者是很难招聘到的!”范文林给两人说明了他这般想法的原因。

“原来如此,还是范社长想的通透,那不知道范社长目前是想怎么招聘这类人呢?”

封时修快速的点着头问道,他刚才也对范文林说的话有些不解。

“嗯……目前我还没想好,等地址定下来之后,先将招聘告示发出去吧!”

范文林迟疑了一下,缓缓的说道。

他确实还没想到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让大家知道他们大公报重庆刊正在招聘预备战地记者。

当初在徐州的时候,之所以会有顾恺之这样的新人加入,完全是因为加入徐州青记会的记者很多,他们在加入的时候,顺带了顾恺之他们。

所以他们的加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徐州的那些记者的人脉。

但是现在范文林并不打算在大公报重庆刊招聘普通记者了,自然也就没有人脉可以使用了。

所以,怎么招聘到那些预备战地记者还真有点困难。

喜欢抗战之战地记者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抗战之战地记者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抗战之战地记者》,方便以后阅读抗战之战地记者第414章 商谈细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抗战之战地记者第414章 商谈细节并对抗战之战地记者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