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千三百八十九章 法军撤退

作品:战场合同工|作者:勿亦行|分类:军事|更新:2023-07-30 13:44:03|字数:8066字

素有“非洲宪兵”之称的法国为保护自身利益,动用驻扎非洲乍得、中非、尼日尔、科特迪瓦法军,并从本土调动大量陆、空军,以“反恐”为由发动“薮猫行动”,并得到联合国、非盟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相关国际组织授权,在短短几个月内击溃了“阿扎瓦德国”。

由于阶段性目标业已完成,后续任务却旷日持久、不堪重负,2014年7月14日,法国宣布结束“薮猫行动”,以法国和撒赫勒地区毛里塔尼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尼日尔、乍得五国联合反恐形式进行的“新月形沙丘”行动取而代之。

“新月形沙丘”行动总部设在乍得首都恩贾梅纳。针对敌人为恐怖主义武装分支,以及一些地方性恐怖组织,法军充当战斗骨干,并负责支援和培训上述非洲五国的军队,为其提供必要的军援。

为此,法国也曾先后增兵。法国目前的态度,揭开了法国从撒赫勒乃至整个非洲地区撤军并结束军事行动的序幕。

2021年2月,第五届欧盟-非盟峰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法国宣布法军将从马里撤出,并结束“新月形沙丘”军事行动。此后,法军在马里几乎停止了所有军事行动,并在2022年8月撤出了全部驻马里法军,“新月形沙丘”中的法国部队集中在乍得和尼日尔。

“新月形沙丘”结束后,约3000名法军将继续留在上述两国,但不再作为“外部军事行动”的一部分,而是以“履行双边军事协议”的名义驻留,主要从事军事培训之类辅助行动。

尽管法国将继续和非洲伙伴维持“长期扶植的战略伙伴关系”,并“继续向该地区非洲国家提供军事行动”,但强调“必须遵循我们与其确立的新原则”,更表示“所有军事行动必须从一开始就确定结束时间”。

很显然法国方面这番表态实际意味着,法国当前在非洲最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结束时间,已经被确定了。这一举动对非洲的影响恐怕将很长远。

要知道在殖民时代,法国占据了非洲人口总数第二、面积总数第一的殖民地,曾不惜举全国之力阻止阿尔及利亚独立,甚至因此导致本国“改朝换代”。

殖民时代结束后,法国凭借强大军事力量、相对独立自主的国际关系战略,和相对“慷慨”的对非援助,在非洲继续保持强大影响力,并多次在非洲用兵。

其中,最着名的军事行动包括上世纪80年代在乍得协助当地政府进行“丰田战争”大败利比亚卡扎菲军队及其傀儡,在科特迪瓦的军事干预,以及参与推翻卡扎菲的多国军事行动等。

正是凭借军事行动,法国在后殖民时代一度成为非洲影响力最大的洲外国家。

然而,时过境迁,随着法国经济结构的改变,非洲原料来源和工业品市场价值对法国而言相对下降,而法国却为了维持“非洲宪兵”体面背上沉重包袱,不但开支浩繁、人员伤亡惨重,而且还为此“招惹”来许多非洲非法移民。

2009年,在时任法国总统的力主之下,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军事重心开始从“独立自主”转向配合美国等盟友,欧洲及“印太”重要性上升,非洲的重要性进一步下降。

在这种背景下,法国希望“虚言换实惠”,即不惜口头为法国殖民时代罪恶向非洲国家道歉,换取后者同意“管控”输出非法移民,并减少从法国获取军事支持和财政援助。法国在非洲军事存在的减少,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随着撒赫勒等地区反恐斗争的长期化、本土化和复杂化,法国越来越不愿意被这种没完没了、劳民伤财的军事行动长久拖住,而非洲国家则开始越来越多抱怨法军积极时“喧宾夺主”或消极时“出工不出力”。

这直接导致法国撤军“提速”。而法国提速撤军又反过来加剧了法国和东道主们间的紧张关系,形成恶性循环。

过去12个月间,马里和邻国布基纳法索接连发生两次军事政变,尼日尔也局势动荡,法国和乍得政府的关系也趋于恶化,“新月形沙丘”东道主五国竟有四国和法国关系趋于紧张。

由于法国在当地政局变化中“打一派拉一派”,并试图越过欧盟,单独对这些国家的政权更迭下断语、作结论,引发这些国家朝野的强烈抵触,马里转而求助于俄罗斯背景的“瓦格纳”佣兵集团,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则持续爆发反法示威。

正是法国出于自利原则单方面的进入又退出,才令不得不突然独自面对一个烂摊子的非洲国家病急乱投医,连口碑不佳的“瓦格纳”也来者不拒。

事实上,自“阿扎瓦德国”覆灭后,法国在撒赫勒地区的反恐收获也确实和投入不成比例:反了10年恐,布基纳法索领土的约四成、马里领土的约五成仍在各路恐怖组织和“地头蛇”手里。“反恐反恐,越反越恐”,也难怪谁都不满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战场合同工》,方便以后阅读战场合同工第六千三百八十九章 法军撤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战场合同工第六千三百八十九章 法军撤退并对战场合同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