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接连的

作品:汉家功业|作者:暮色长亭|分类:历史|更新:2023-12-08 10:45:56|字数:8118字

“而且朝廷推行的种种‘新政’,无不是为了安定民生,虽有波折,但北方,除了黑山军外,再无威胁。”

“待等朝廷缓过今年,明年必然实力大增,派出一员大将,统调各方,全面讨伐叛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曹操坐直了,狭长双眼灼灼发光,道:“我记得,奉孝之前说过,朝廷这么做,太过着急了。”

郭嘉一笑,道:“是着急了。但宫里的陛下,不是一直很着急吗?”

曹操心里觉得郭嘉这样的判断太过武断,却又不由得思索着,如果由他率兵出征,他会从哪里入手?

郭嘉见曹操没有说话,提醒道:“将军,还须认真做事。”

曹操清醒过来,不由皱眉,道:“奉孝,你不知道大司马府在做什么,如果真的由我来做,我怕是要将天下人得罪个遍!”

郭嘉喝着酒,笑容不减,道:“将军怕得罪天下人吗?”

曹操怔了怔,忽的哈哈大笑,朗声道:“知我者,奉孝也!睡觉,明日,我便与大司马,卢公好好说说我的想法!”

郭嘉见曹操解开郁结,也不再多说,躺下睡觉。

明天,他也要去拜访一些人。

第二天,曹操洗漱干净,先是去卢府接卢植,结果卢植还在昏睡,只能告假。

曹操只得一人入宫,将昨夜想好的,组织着措辞,与皇甫嵩禀报。

“大司马,下官认为,想要分割州郡县主官的兵权,不能硬来,还须一些技巧。比如说,轮调,将各郡县主官进行交叉调换,在未到任之时,先命都尉接管兵权,这么一来,或可降低危险……”

曹操坐在皇甫嵩对面,神情认真严肃。

皇甫嵩有些意外,思索着曹操的建议,道:“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不过,此事还得与尚书台、吏曹等协商,怕是会提前走漏风声。”

曹操狭长双眼微微闪动,道:“那便只与吏曹商议,事机须密,徐徐图之。”

“可以。”皇甫嵩想了想,道:“不过……”

话音未落,一个小吏急匆匆进来,道:“大司马,陛下召见。”

皇甫嵩起身,与曹操道:“你写一道奏本来。”

曹操抬手,道:“是。”

皇甫嵩出了大司马府,看了眼尚书台方向,径直前往崇德殿。

崇德殿,后殿内。

刘辩坐在椅子上,手里是荀攸举荐曹操为大司马府长史的奏本。

看着上面的内容,刘辩心里也是感慨万千。

卢植近来做的事情,刘辩自然清楚的很。

虽然说卢植会错了意,但这份胸襟,少有人能及。

“罢了,朕总不能让你在这个时候失望。”刘辩轻声自语。

如果刘辩告诉卢植,他没有让曹操接掌大司马府的意思,怕是卢植要带着满腔失望而走了。

潘隐从外面进来,看了刘辩一眼,这才上前,道:“陛下,这是皇甫坚长的奏本。”

刘辩一笑,道:“这么长时间,总算有他的消息了。”

接过来,伸手打开,只是一扫,刘辩便面露异色。

皇甫坚长这道奏本,总结了一路的见闻,涉及了诸多情报。

比如,陶谦病重,手下臧霸等人掌握实权,盘踞在琅琊郡。

比如,丁原在广陵郡,势单力孤,正在企图强夺孙坚以及吕布的兵马。

比如,关羽到了袁绍帐下,在九江郡差点斩了张合,吓的张合坚守不出。

比如,刘表到了庐江郡,得了吴,蔡,孙等众多大族的支持,现在是兵强马壮,与袁术在多地激战,鲜有败绩,已经占据了荆州一半之地。

刘辩审视了半晌,心里对南方的战局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忽然抬头看向潘隐,道:“左栗在干什么?”

潘隐躬身,道:“小人不知。”

刘辩眉头皱了皱,心里对左栗十分不满。

相比于皇甫坚长的情报,左栗的那些,仿佛是道听途说,真真假假,难以辨清。

片刻后,刘辩松开眉头,道:“给这个程昱,加皇城府长史。另外,通知皇甫坚长,要他冷眼旁观,尽量不要插手。还有,给朕摸一摸孙坚以及刘表的底。”

“是。”潘隐应着,后退出去。

旋即,皇甫嵩进来了,抬手道:“臣参见陛下。”

刘辩摆了摆手,笑着道:“卿家来的正好,先看看这两份奏本。”

皇甫坚长在刘辩对面坐下,拿过奏本看去,第一道,是荀攸举荐曹操的。

卢植的作为,不止刘辩看的清楚,皇甫嵩同样心知肚明,没有太在意,放到一旁。

而后,是他二儿子的奏本。

皇甫嵩继续下意识的凝色,看着奏本上,条理清晰的奏报,渐渐为内容吸引,认真沉思起来。

好一阵子,皇甫嵩看向刘辩,道:“陛下,曹操任大司马府长史,臣不反对。”

“至于皇甫坚长的这道奏本,”

皇甫嵩面露迟疑,道:“臣以为,南方各种势力交错,形势复杂,瞬息万变,即便身在其中也难以看清,还须验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汉家功业》,方便以后阅读汉家功业第二百二十九章 接连的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家功业第二百二十九章 接连的并对汉家功业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