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刘备 徐州刺史

作品:汉家功业|作者:暮色长亭|分类:历史|更新:2023-12-08 10:46:06|字数:8076字

钟繇哪里还不明白,刘辩这是要约束南方各个诸侯,防止他们乘机坐大。

“臣反对。”

一向默不作声的司马儁突然出声道。

刘辩好奇的看向他,道:“司马卿家的意思是?”

不在刘辩,荀彧,钟繇,荀攸等人都皱眉,讨伐叛逆,是最为重要的事情,这司马儁居然反对?

司马儁面无表情,语气平静,无视荀彧等人的目光,与刘辩对视,道:“陛下,曹操不宜动。”

刘辩眉头一挑,旋即微微点头,面色沉思。

荀彧的意思,张温是表面上的主帅,而袁绍与曹操相互制衡,确保平乱顺利又无人能独大。

而司马儁的意思,则阴晦又直接的点明了另一个潜藏的威胁——董卓。

曹操在谯县,最重要的,其实是威慑董卓。

一旦调走曹操,大军尽赴江东,那董卓无人辖制,后果不堪设想。

尤其是,董卓、吕布与袁术暗中勾连,不能控住住董卓,平灭袁术肯定也会增添变数。

“刘备。”

在一片安静中,钟繇神情严肃,道:“陛下,琅琊郡刘备,可代替曹操。从广陵郡过,穿过吴郡,直逼丹阳,会稽!”

荀攸有些迟疑,道:“那孙坚,能够放行吗?”

钟繇道:“在征战名单上会有孙坚。”

在名单上有,但实际上不会有。

荀攸还是担心,孙坚杀太守成瘾,在大汉朝最乱的那几年,孙坚打着各种名义,杀的太守以及相当的官员有七八个之多,朝廷对此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笼络,其野心虽然不如董卓那么明显,却也是只是挂了一层皮。

“刘备?”

刘辩若有所思,目光有些犹豫。

刘备要说没能力,历史上至少在请诸葛亮出山之前,一直疲于奔命;要说有能力,也是带过兵,打过胜仗,功劳不少。

这样的大场面,现在的刘备,能够撑得起来吗?

荀彧对刘备不怎么了解,道:“陛下,交趾改交州的事,臣认为可以施行了。”

刘辩看向他,知道他的意思,道:“好。此事尚书台拟定,士燮为交州刺史。”

交趾在大汉朝十三州,可以说是‘最为贫瘠’了,因为地广人稀,远离中枢,各方面实力都差的太远。

士家即便有整个交趾,也不会有多大的实力。

但是有士燮从南方进攻,刘备从吴郡出兵,这已经是南北夹击了。

加上九江郡的袁绍兵进丹阳,便是三面围攻。

而扬州的东面是海,袁术相当于被关门打狗了。

“臣领旨。”

荀彧躬身,而后道:“陛下,是否请大司马一同商议?”

刘辩想了想,摇头道:“这件事,朕会大司马亲自交代。尚书台接下来要做两件事,一个是保障大军的后勤,二是夏粮!”

“臣等领旨!”荀彧几人齐齐抬手应下。

刘辩下意识的拿起茶杯,双眼微眯,道:“还有一个问题。”

钟繇会意,抬起手道:“陛下,臣请旨,亲自走一趟沛国。”

刘辩刚要喝茶,闻言就冷哼一声,道:“不必了。传旨给曹操、黄忠,命他们整兵,授予他们临机决断之权。董卓要是乱动,即刻发兵!”

司马儁这时又说话了,道:“陛下,袁术称帝,自取灭亡。不妨先命刘备,孙坚夹击徐州的吕布,先行震慑。”

荀彧,荀攸,钟繇三人不由得变色,看着司马儁,并没有说话。

司马儁这人极少说话,一旦开口,无不命中要害。

他的话,三人开始深思起来。

刘备,孙坚夹击徐州,肯定会惊动董卓,可一旦董卓感觉危险,必然对抗,那时,朝廷就要两面开战了。

好不容易稳住的局势,瞬间被拖入乱局。

朝廷现在不能乱!

但是司马儁的话里,似意有所指?

刘辩同样是在思考,很快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司马儁看似是要震慑董卓,是不是有意提醒他,袁术现在已自我孤立,董卓、吕布绝对不敢与他结盟,甚至于声援都不敢,还得发声谴责。

袁术,朝廷其实完全可以不用理会,南方的各路诸侯自会主动进攻。

朝廷完全可以腾出手,趁机先行灭掉袁术!

“陛下!”

钟繇反应的最快,沉声道:“此事太过冒险,一旦不成,或者拖延下去,朝廷支撑不住,一旦北方各州叛乱再起,朝廷或……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可不是一句好词,这预示‘灭亡’二字!

荀攸注意着刘辩的表情,见他无动于衷,心中咯噔一声,连忙跟着道:“陛下,自中平一乱,‘汉室将终’深入人心,在陛下苦心孤诣,在臣等尽力辅佐下,朝廷才有所缓解,万不可行险!”

这个‘行险’,成本太高,后果太严重!

荀彧仔细分析着局势,待等二人说完,抬起手,道:“陛下,臣举荐刘备为徐州牧,吕布为沛国相,命吕布迁防沛国。”

刘辩唔的的一声,情不自禁的笑起来,道:“本来对朝廷大利的好事,怎么众卿家讨论着,就到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汉家功业》,方便以后阅读汉家功业第二百八十九章 刘备 徐州刺史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家功业第二百八十九章 刘备 徐州刺史并对汉家功业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