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朱慈炯

作品:重生之我是崇祯帝|作者:骑驴看唱本呵呵|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9 17:25:09|字数:8184字

听着韩黄的训斥,,这名官员再不敢吭气,

韩黄也是对这些猪队友非常无语,不过他也是感慨,这皇帝真是手段了得,不知不觉间已经把朝堂人事安排的井井有条。

"阁老,皇宫中的侍卫林林总总有四千人,还有西厂的幡子有两千人,离皇宫很近,,到时候这些人不容小觑。"

"宫里的侍卫我会想办法搞定,至于那些西厂的幡子,如果咱们能顺利控制九门,那些西厂幡子呢进不来!

再过七日就是皇帝生母刘氏的祭日,到时候皇帝都会去奉先殿祭拜,每年这时候皇帝只会带几个太监侍从前去

到时候是咱们逼宫的好时机"韩黄说道。

众人 听后,深以为然。

最近朱小峰小日子过得很不错,,朝鲜不时有好消息传来,,

鞑子在朝鲜北部也不敢轻举妄动,而南边,,几乎都落入了大明军队的控制,,双方的对峙局面已经形成。

祖大寿已经软禁了朝鲜国王李宗,,朱小峰准备从李宗的几个儿子中挑选一个先做傀儡,,

过几年时机适合的时候再彻底将其废除,,正式将朝鲜划归大明的一个行省,,

只是李宗的世子,,李汪今年已经二十三岁,,朱小峰断然不会让这小子继承,

只能从李宗其他两个十来岁的孩子中挑出一个继承朝鲜国王,,,

江原道因为紧临京畿道,,渐渐的大明将领废除朝鲜国王的消息传到了江原道,,

再加上王城的一些大臣通风报信,因此朝鲜人的抵抗很激烈,,可在明军的兵锋面前貌似也撑不了多长时间了,,

朱小峰预计不出半年,,将朝鲜大部领土消化完毕,,扶持一些亲明朝的官员合作,再招募一些朝鲜人,组建一些朝鲜地方军维持治安,,

到时候京营的三个师起码有两个可以从朝鲜撤军,,

而更让朱小峰高兴的是,,李馨儿果然生下了一个皇子,,朱小峰已经打算等过几年,风头小点,将姐妹俩接出皇宫放她们过平安的日子,,

不过这个孩子的身份太过尴尬,,朱小峰没办法在宫中抚养这个孩子,,

"李洪,,你说这个孩子该怎么安置?"朱小峰问道。

李洪一看陛下竟然问自己这样的问题,,这不是妥妥的送命题吗?

自己说这孩子留下做皇子?那皇后娘娘知道有自己好果子吃吗?毕竟这孩子的母亲可是意图毒害皇后啊,

不留下?杀了?这可是陛下的亲骨肉,,自己不清楚陛下的意图,哪敢轻易说出方案!

"陛下,,奴婢不知,全凭陛下做主!"李洪说道。

朱小峰叹了口气,,这孩子养在宫里,迟早会遭遇毒手,,还是养在外面相对安全一些,,

自己的便宜父亲,,泰昌帝朱常洛,,生了七个男孩,,十个女儿,,

而十七个孩子中,,只有自己以及哥哥朱由校活了下来,,便宜父亲的女儿只活下一个,,

自己的木匠哥哥生了三个男孩两个女儿,,五个子女竟然没有一个活着,,

自己的哥哥先后立了三个太子,,没想到竟然全部夭折,,最后便宜了自己,,,

长子朱慈燃,立为怀冲太子,生母张皇后,结果生下就是死胎。

次子朱慈焴,立为悼怀太子,母皇贵妃范氏,也是生下没几岁早夭。

最夸张的是三子朱慈炅,母亲是皇贵妃任氏

立为献怀太子,因为这已经是立的第三个太子,,

自己的便宜哥哥无比上心,,结果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朱慈炅因为王恭厂大爆炸,受惊而亡,尚不足一岁。

虽然古代由于生活水平卫生医疗非常落后,,孩子夭折那是正常的事情,,

可是,,这皇帝的血脉都夭折的这么夸张,,这就离了大谱了!

"去内阁去把范景文叫来"朱小峰说道。

之所以选择范景文,,是朱小峰知道这货是实打实的忠贞之臣,要不自己也不会破格连升三级让他入阁,,

历史上,,李自成的大军攻破宣府,前锋直逼京师的消息传来,,

此时大部分人都知道京城已经危在旦夕,甚至有的大臣已经默默做好了投降李自成的心里准备!

而范景文茶饭不思,忧心忡忡,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独自一人流泪,念念自语:“身为大臣,不能仗剑为天子杀敌,虽死又有何益?,,是为数不多为崇祯急的团团转的大臣。

李自成围城后,崇祯又将范景文召至宫中商议对策,

可此时的范景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已经无力回天,,急得已有三天未进饮食了,见到皇帝,惭愧的放声大哭,皇帝朱由检看到这情况也不由落泪,,

四月,京城被攻破,李自成的部队蜂拥入城。

范景文收到消息后,急速赶到宫门找皇帝。听太监说:“皇上已经出去。”他又急速赶到内阁朝房,此时的内阁已经空无一人,

无奈范景文只能出了皇宫,,

此时大顺军已经在街道布防,严查路上的人员。仆人劝他回家准备投降李自成,毕竟大部分大臣都是这样做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之我是崇祯帝》,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我是崇祯帝第721章 朱慈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我是崇祯帝第721章 朱慈炯并对重生之我是崇祯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