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郑黎之争

作品: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作者:乔木叶落去|分类:历史|更新:2023-11-10 07:55:18|字数:4070字

听到朱慈烺让人要宰了自己,郑柞当时就坐不住了。

本来想以郑信的身份蒙混过关,没想到却被朱慈烺一眼看透。

不承认,那就去死。

这谁受得了。

这种情况下,郑柞根本没有办法继续隐瞒身份,只能承认。

听到郑柞的话,朱慈烺挥手示意。

杨天等人自然明白,放开郑柞后退下。

朱慈烺对于郑柞为什么要装作郑信,以及到底有没有郑信这件事并不感兴趣。

毕竟豪门恩怨秘密多,谁知道郑氏内部又有什么秘密,才让郑柞以郑信的身份面向世人呢。

“殿下,小臣郑柞,郑梉之子,小臣之所以谎称郑信,是按照家父之要求,家父为了保护小臣,故以郑信之身份生活。”

朱慈烺不想知道,郑柞却自报家门。

虽然郑柞解释了,但是都不重要了。

毕竟,无论是郑柞还是郑信,马上都会变成死人。

“嗯!既然郑氏要投降,可有投降的诚意啊?”

朱慈烺面无表情。

郑柞懵逼了。

投降的诚意?

自己不是已经无条件投降,并打开城门迎接明军进城了么?

还要什么诚意!

郑柞之所以选择投降,一方面是为了自己小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郑氏,保存实力。

按照以往的历史,郑柞认为,明军根本不可能长久的占领升龙。

明国人的仁义礼德也不允许明军这么做。

所以,郑柞认为,只要自己能保留好郑氏的实力。

明军撤退升龙之日,又是郑氏崛起之时。

看到郑柞一脸懵逼的样子,朱慈烺有些不高兴了。

不上路子啊,非要自己挑明嘛!

行吧,挑明就挑明吧,反正也没啥见不得人的。

“我大军千里迢迢来到这升龙,郑家都不出点茶水钱么?”

朱慈烺身为大明当朝皇太子,脸皮那不是一般的厚。

听到朱慈烺的话,郑柞懵逼了。

在场的众人都懵逼了。

什么情况?

殿下这是在敲诈嘛!

明明可以白抢,为什么还要多费口舌的敲诈!

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啊!”

郑柞惊呼一声,但是他很快就想明白过来。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殿下,小臣明白,小臣愿意献上白银十万两,以慰劳天朝将士!”

十万两?看不起谁呢?打发叫花子啊!

朱慈烺没有说话。

现场陷入了沉默。

郑柞偷偷观察朱慈烺的脸色,发现情况不对。

“殿下,小臣愿意献出白银五十万两!”

郑柞立刻见机行事,连忙追加银两。

回应郑柞的依旧是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升龙。

“一百万两!”

没有人说话。

郑柞一咬牙一跺脚。

“殿下,二百万两,这是我们郑家的全部家产了!”

郑柞心里在滴血。

“杨天,带下去,使用大记忆恢复术,让郑柞好好回想一下,郑家到底有多少家产!”

杨天应命而去。

“殿下!殿下!小臣说的全部是实话呀!”

郑柞慌张辩解,但是依旧没有改变说法。

朱慈烺之所以来这么一招,就是想从郑柞口中探探口风。

根据心理学来讲,一个人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最多愿意拿出五分之一的财产保命。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经常说,把钱看得比命还重要。

郑柞自己说二百万两,那郑家至少有一千万两以上的财产。

心里大概有个数,做事情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朱慈烺并没有理睬郑柞的辩解,郑柞很快就被杨天带了下去。

“马震清,带人去先把郑家给抄了。”

狡兔三窟,像郑梉这样,连儿子的身份都要编造的人,自然不可能就一处府宅,银子也不可能都放在一起的。

这就是为什么可以明明通过抄家解决问题,朱慈烺偏偏要探探郑柞口风的原因。

马震清领命而去。

升龙城基本上已经稳定,郑氏也在掌控之中。

亲卫营每百户为一队,近百个巡逻队在升龙城中各处巡逻,维护城内秩序。

在亲卫营的严密巡防之下,升龙城并没有出现什么乱子,一切都很稳定。

城中的百姓也没有什么要反抗的意思,也在静坐观变。

毕竟对于百姓来说,他们只是换了一个收税的人而已。

如果新来的掌权者比郑氏要好上很多,自己为什么还要反抗呢。

这个时候的民族意识并没有形成。

“黎维祺在哪里?”

郑柞被带下去之后,朱慈烺问向李定国。

“回禀殿下,黎维祺在黎朝皇宫,臣已经将黎朝皇宫严密保护起来了,不准任何人擅入作乱。”

李定国考虑的还是很周到的。

无论怎么说,黎氏才是安南的正统统治者,传至黎维祺已经第十八代国君,在安南根深蒂固。

郑氏已经掌握大权,依旧不敢顶替黎氏,成为安南新国主,自然也是顾忌黎氏的影响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方便以后阅读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第1115章 郑黎之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第1115章 郑黎之争并对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