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我塔寨林耀东,要钱不要命!

作品:重生徐江独子,我绝不下线|作者:火燑|分类:都市|更新:2024-04-10 20:15:47|字数:9106字

“别人完全可以表面答应,暗地里却跟踪盯梢,这种有心算无心的钓鱼执法,本身就很难防。”

“再加上,很多人都知道京海是高启强的地盘,他又号称是龙国首富徐少的小弟,他本身就很反感制毒贩毒。”

“所以无论是谁,任何人想要在京海贩毒,都要面临黑白两条道的压力,咱们这回栽个大跟头,真是一点儿也不冤。”

林耀华这一番推测,让林耀东无力反驳。

京海是什么地方?

那里又是谁的地盘?

林耀东其实心里很清楚。

可只要是人,往往就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

总觉得凡事都有例外,自己肯定是老天爷垂青的幸运儿。

然而……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以为京海经济发展十分迅猛,外来人口不断增多。

眼瞅着越来越多人有钱,就可以混进去狠狠捞金。

结果现在……

钱没捞到,货也没了,人更是被抓了。

而为了确保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的安宁有序。

龙国严打严惩重大刑事犯罪,已经不是一两天。

他们十六个人,既非法持有枪支弹药,还被缴获了六十八公斤毒品。

所以他们当中,极有可能只有一两个人,因为有重大立功表现,能判个无期徒刑苟活下来,其他都难逃一死。

想到这儿,林耀东都不禁长长叹息了一声。

“跟老刘合作开辟京海市场,是我考虑不够周全。”

“只看到市场犹如一片空白,利润会非常惊人,却忽略了风险有多大。”

林耀华跟着叹息道:“说起来,我也要为这件事负一定责任!”

“在决定跟老刘合作,开辟京海市场之前,我曾派林天昊去过一趟京海摸底。”

“他回来跟我说了不少,我只记住了京海繁华热闹已经堪比一线城市,许多年轻人都买得起车。”

“我却忘了他说京海的城市治理很不错,大街小巷各大路口,都有监控摄像头,他在火车站没被扒窃,也没被飞车抢包。”

“现在想想,京海有包括飞宇电子科技在内的众多高科技企业,据说电子信息产业全球领先,所以京海警方肯定会有不少高科技。”

林耀东轻哼一笑。

“你现在才知道吗?”

“我早就听说,数字化办公、信息化联网、数据信息共享等等,就是先在京海试点成功,然后再推广全国。”

掏出钱夹,林耀东抽出自己的身份证。

“去年咱们东山市大力推广,让所有人更换办理的这种身份证,我认真研究过。”

“表面上看,它比以前老式身份证没多大变化,好像只是变成彩色,材质做工也更好了。”

“但其实它里面还内置了芯片,可以加密存储我们很多个人信息,我至今还没找到有人能仿制的。”

“如今咱们出门在外,不管是买房买车买票,还是上网住宿办业务,都要用到它,一旦用了就会有记录可查。”

说罢,林耀东收起了自己的身份证。

啪的一声。

林耀华重重拍了茶桌一巴掌。

“特么的!”

“我说怎么小灿怎么在深城,一查身份证就知道没购房资格。”

听到这话的林耀东,不禁眉头一挑。

“什么意思?小灿要去深城买房?咱们东山不好吗?”

林耀华连忙解释道:“哎呀哥,咱们东山再怎么发展,也不过是一个二线城市。”

“反观人家深城,作为对外开放的特区,本身政策上就有优势,经济发展还特别快。”

“咱小灿不是成绩不好,想去深城打拼一下吗?我就想在深城给他买套房,既让他有地方住,也当是一笔投资了。”

“没想到深城也严控房地产,外地人在当地没有社保,也没做生意办营业执照,就得先居住登记,半年后才能买一套。”

林耀华气得直摇头。

这年头,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就算没头脑、没门路的人,只要踏实勤奋肯干,上工地或者进工厂,忙活一年也能挣钱。

而稍微有点人脉关系、有点经济资本的人,那做点小生意、搞点小项目之类的,就能挣更多。

但林家三兄弟,并没有去勤劳致富,也没有投资经商。

而是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搞起了制毒贩毒的生意。

之所以干这行,当然是为了轻轻松松赚暴利。

一单生意,就能赚别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原本以为赚了钱,可以到各个大城市,购置房子商铺。

既能保本增值,又能确保将来洗手不干了,收租也够衣食富足。

可谁能想到……

各种信息联网,搞得他们不止是投资买房难。

就连大额的现金,都不敢直接往银行里存。

“大哥,要我说,咱们龙国现在经济发展是很不错,可是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也忒大了。”

“咱们以后干脆彻底不参与销售,专做生产,虽然会少赚一些,但胜在安全稳当,不容易出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徐江独子,我绝不下线》,方便以后阅读重生徐江独子,我绝不下线第783章 我塔寨林耀东,要钱不要命!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徐江独子,我绝不下线第783章 我塔寨林耀东,要钱不要命!并对重生徐江独子,我绝不下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