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徐钦兵法纪要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作者:茶书金鱼|分类:历史|更新:2023-06-22 17:47:42|字数:4396字

现在已经到了六月份的尾声,早晚倒是没有那么热了,但是晌午的时候还是晒人的很。

今日教课的又是李希颜,这个老夫子真是非常无聊,朱雄英最近甚至有了逃课的心思。

不过下午的时候有个人的到来倒是让朱雄英颇为兴奋。

徐钦,看着一副瘦瘦小小的样子,一点也不像徐达和徐辉祖那般魁梧精壮。

细胳膊细腿,小小的瓜子脸,白白净净的,看着十分清秀,脸上还带着点儿大病初愈的苍白,没有半分武将世家的气质。

不过一笑起来,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和梨窝,显得乖巧极了。

因为是朱雄英的伴读,所以就一起在文华殿跟着朱雄英和小王爷们读书。

性子倒是颇为厚道,因为脾性比较闷,一些小王爷非常喜欢跟他开一些有的没的玩笑。

他也不恼,吃了亏只是憨厚的笑着,才几岁的年纪,就懂事儿的让人心疼。

他的到来倒是没什么稀罕的,之前徐达还在京的时候也和老爷子通过气儿。

关键是他带来了一本书,真的让朱雄英耳目一新。

就是徐达亲自写的那本兵法纪要,记录了徐达一生征战的心得和兵法,非常的珍贵。

这几天朱雄英甚至已经到了手不释卷的地步。

记得这本书最后好像是失传了,是传到了日本还是英国的一个收藏家手里?好像还是一个手抄本,这个原本应该是在战火中被焚烧了。

“不过现在在咱爷们的手里!”朱雄英颇为自得的想着。

要说徐达真的不愧是大明第一武臣,这本纪要由简入深,徐徐渐进的剖析了两军对战的本质。

对于一些历史上比较早的一些军事家吴起、孙子的兵法也批注了自己的心得。

包含了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雁形阵等等之类阵法在不同地形上的运用和理解。

最后对于军心士气的理解乃至粮草的转运,甚至包括了火器的运用和军械的克制,也都记录甚详。

朱雄英记得前世看过一篇文章,对于徐达的评价非常高,说他可能是继岳飞之后,戚继光之前唯一有能力和有效的使用战阵的人。

甚至在组织能力和大局观上比岳武穆还要强。

这个评价已经非常高了。

旁人朱雄英不知道,但是徐达的来历他门儿清。

跟老爷子在钟离是一个村的,一个住村头,一个住村半截儿,比老爷子还小几岁,脏兮兮的小脸儿甩着大鼻涕,穿着漏腚的裤子整日跟在老爷子屁股后头重八哥重八哥的叫着。

徐达,周德兴,老爷子都是一个村子的,不过周德兴家里是个小地主,日子可比老爷子和徐达他们家过的好多啦。

旁边村子还住着一个汤和,跟老爷子的家境差不多。

都是苦哈哈的泥腿子,大哥不说二哥。

在那个年月,徐达家比老爷子家还穷,老爷子好歹还能给地主放个牛,多少有个嚼谷,而徐达他们家有的时候连个牲口吃的麸糠都吃不上!

什么战法兵书,那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好玩意儿!

第一本兵书还是老爷子送给他的孙子兵法。

朱雄英默默一叹:看来带兵真的要靠天分。

扭头看了眼认真学习徐钦:也不知道他能学会他祖父几分本事。

......

而于此同时,还是在文华殿的前殿,朱标正在接见自云南轻骑而回的傅友德。

比起蓝玉的排场,傅友德的排场可是寒酸多了,征西将军,他征云南的军事主官,甭说浩大的欢迎仪式,屁也没有一个,进京的时候也只有自己的长子傅忠和三子傅让带着一众家奴在城门口迎接。

不过在朱元璋那倒是混了口茶水。

不过比起徐达,傅友德的姿态放的更低了。

要说这个傅友德,一辈子的经历非常神话。

活的轰烈死的凄惨。

虽然战功赫赫,但是政治立场不太坚定。

最早是在家里种地的庄稼汉,老家是宿州相城,离朱元璋的地头不算远,一个在淮西一个在淮北。

后来前元暴政民不聊生,眼看着活不下去了,就投靠了刘福通的红巾军,名义上属于红巾军的战斗序列。

后来就一直在刘福通手下部将李喜喜的办公室上班。

可谁知道最后李喜喜打进了四川,感觉自己膀子硬了,就造了刘福通的反,在蜀地自立门户,号称青巾军。

然后傅友德又从红巾军换了身工作服,跳槽到了青巾军当小领导。

结果李喜喜又被明玉珍打败,傅友德便只能又在明玉珍手底下上班。

可明玉珍是在天完帝国徐寿辉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敬业创新,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这个时候,傅友德属于天完帝国的一砖一瓦。

结果在明玉珍手下不受重用,又恰好陈友谅发动政变,撂倒了领导徐寿辉。

然后傅友德自己又主动的投靠了陈友谅,在陈友谅的大汉汉军里面继续发光发热。

最后陈友谅在鄱阳湖一战被老爷子打崩,又归附了老爷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第36章 徐钦兵法纪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第36章 徐钦兵法纪要并对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