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顽强奋战

作品:帝国争霸|作者:闪烁|分类:其他|更新:2019-12-23 12:10:48|字数:9230字

关键还有,帝国陆军装备的身管火炮,跟西陆集团的比,有效射程本身就偏短。

也就是说,与敌方炮兵对抗,AL-100A会因为射程不够处于下风,至少无法在炮战当中占到便宜。

要命的是,AL-100A还是战术机动能力几乎为零的牵引火炮。

虽然在设计的时候,帝国陆军要求AL-100A具备有限的战术机动能力,比如配备独立的行走单元,能在作战的时候自行转移阵地,降低对牵引设备,以及人员的要求,但是为了达到减重的目的,帝国陆军最后放弃了这个要求,只是提出配备一台小型发动机,用来驱动弹药装填机。

在完成部署后,AL-100A就只能依靠人员,或者是轻型车辆牵引机动。

显然,这跟不上现代战争的节奏。

哪怕在理想状态下,AL-100A从部署状态转为行动状态,6名炮手都要忙碌10分钟,而且需要用车辆牵引。

按照帝国陆军做的测试,就算是在平原上,把1门处于部署状态的AL-100L转移到500米之外的备用阵地,至少都需要20分钟。如果是在地形崎岖的山区,至少需要30分钟,还得有车辆可用。

可见,要想把AL-100A当成野战火炮使用,至少得为其配备牵引车辆。

一般的军用吉普车就行,5吨级的越野车就最好不过了。

正是如此,在列装AL-100A之后,帝国陆军就发现,必须为装备AL-100A的炮兵部队提供牵引车。

可问题是,这么做,就让AL-100A的“轻型”优势变得毫无意义。

说得直接一点,在需要用到AL-100A的战场上,轻型榴弹炮几乎没有生存能力可言,而在AL-100A能生存下来的战场上,又无其用武之地。要知道,跟常规的榴弹炮相比,AL-100A的射程实在是短得可怜。至于说提供牵引车辆,甚至装到卡车上,又会丧失由通用直升机吊运的轻便优势。

要说的话,就是发现了这些问题,帝国陆军对AL-100A的态度才不冷不热,一直没有大批量采购。

不说别的,在大陆战场那边,几支主力部队就很少安排AL-100A参战,大部分时候是在后方培训炮手。

所幸的是,在代奥格尔这边,AL-100A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虽然梵罗陆军拥有数千门大口径火炮,仅自行榴弹炮就有2000多门,而且全是从西方列强进口,比如纽兰共和国的M109系列,但是其主力炮兵部队,全都部署在西北,编在中央军之下。

其他作战部队,有很多还在使用第二次全球大战时期的火炮。

这些“古董炮”就算还能用,也绝对不是AL-100A等新式火炮的对手,只是射程差距就没法弥补。

当然,送往前线的,不止是16门AL-100A。

另外一个炮兵连装备的是120毫米重型迫击炮。

要说的话,重型迫击炮才是轻装步兵部队最主要的压制武器。

此外,PJ-120还是帝国陆军最后一种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投产,还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武器。

只是,现役的PJ-120F与大战中的型号几乎没有相同的地方。

严格说来,PJ-120F其实是重新设计的成果,只是因为PJ-120的基础设计太过优秀,没有改动的必要,几乎完全保留了下来,所以在重新设计之后,才沿用了原来的编号,并没有另起炉灶。

关键还有,PJ-120F兼容所有同口径的迫击炮弹。

按照帝国陆军做的规划,PJ-120F至少都还要服役30年。等到配备了导引头的精确制导炮弹诞生,说不定还能服役半个世纪。可以说,PJ-120非常有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服役时间最长的火力压制武器。

其实,在很多时候,前线官兵首选的压制武器,就是迫击炮。

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初速低得多,能够把弹壳做得更薄一些,所以迫击炮弹能在不增加弹重的情况下,获得远超同口径榴弹的装药量,在对付人员等非防护目标的时候拥有远远超过同口径榴弹的杀伤力。

正是如此,120毫米迫击炮弹的威力就跟150毫米榴弹相当。

关键还有,120毫米迫击炮弹也就20多千克,不到150毫米榴弹的三分之一,因此在运输能力相当的情况下,运送的迫击炮弹是榴弹的三倍以上,也就相当于让火力打击的持续时间提高了三倍多。

至于射程,反到的小事。

毕竟,120毫米迫击炮的最大射程能达到12千米,足够覆盖前沿战场了。

此外还有,一个迫击炮班最多只需要4名炮手,必要时2人就能操作,因此同样是一个连的规模,迫击炮连能有24门,榴弹炮连只能有16门。再说了,迫击炮的急促射速与持续射速,都要比同级别的榴弹炮快,所以不管是持续压制,还是紧急状态下全速开火,迫击炮连的作战效率都超过了榴弹炮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帝国争霸》,方便以后阅读帝国争霸第883章 顽强奋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帝国争霸第883章 顽强奋战并对帝国争霸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