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空中炮艇

作品:帝国争霸|作者:闪烁|分类:其他|更新:2019-12-24 12:20:19|字数:8668字

要说的话,帝国军方最初的设想,就是把火炮装到运输机上,解决射程不够远、弹着精度不够高与射界受到限制等问题。至于具体的使用战术,反到是次要问题,至少在立项之前没有认真思考。

结果,战术应用成了炮艇机正式列装的拦路虎。

简单的说,到底是编入空军的战术航空兵,还是编入陆军航空兵?

对此,双方是各执一词。

空军提出的理由很直接:炮艇机由战术运输机改造而来,属于固定翼飞机,因此肯定归属于空军。

只是,陆军也提出了一个非常充分的理由。

炮艇机在本质上就是飞行的炮兵,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也就理应由陆军管辖。

这场争论,足足持续了3年!

在争论结束的时候,波伊战争也已进入到收尾阶段。虽然在正式列装之前,空军与陆军就已经在私下妥协,把十几架用于测试的炮艇机送往波沙湾,参与了作战行动,但是到波伊战争宣告结束,空军与陆军都没有在炮艇机的管辖权上达成一致,也就没有能够在论议两院获得拨款。

等到波伊战争结束,就更加不可能获得拨款了。

当然,经过波伊战争的考验,对炮艇机的战术价值,空军与陆军的态度是高度统一。

以炮艇机在波伊战争后期的表现,哪怕是在大规模战争当中,炮艇机依然有很高的战术价值。特别是在掌握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炮艇机能为地面部队提供更加持久,而且更加精准的火力支援。

关键就是,在电子火控系统的控制下,100米火炮的弹着误差不会超过25米,如果使用40毫米速射炮,甚至能对距离防线15米的敌人进行火力压制。相对的,80毫米火箭弹的误差都超过了25米,而通常使用的250千克级炸弹的杀伤范围超过50米,而500千克级炸弹更是高达150米。

至于威力,那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别说100毫米火炮,与“攻-9”搭载的那门加特林机关炮共用弹药的40毫米速射炮就能够摧毁绝大部分地面目标。

为了能够获得拨款,空军与陆军各自做出退让。

炮艇机依然归属于空军,编入支援航空兵,只不过由特种作战司令部管辖,而该司令部在名义上隶属总参谋部,实际则由陆军司令部领导,比如一直是由陆军司令部委派的上将担任最高指挥官。

只是,直到周涌涛成为帝国首辅,炮艇机项目才获得了重生。

斯兰内战后期,炮艇机可以说是大放异彩,其价值总算得到承认。

在后期的作战行动当中,帝国派遣的炮艇机成为了斯兰国防军最可靠,甚至是唯一能依靠的支援力量。几乎所有的地面进攻行动,都是在炮艇机的支援与掩护下进行,绝大部分高价值目标由炮艇机摧毁。

正是如此,在新历的145年,帝国空军与陆军再次联手,研制新式炮艇机。

只是,最后依然选择用“运-9”做为搭载平台,只不过是最新的E型,而且对部分子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比如加厚了机身装甲,关键部位能够抵挡20毫米炮弹的直接攻击,正常起飞重量比“运-9E”增加了大约5吨,为此采用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保证巡航速度等性能不会降低。

不过,最为主要的改进之处,其实是武器系统。

以“幽灵炮艇”为代表,哪怕是最新式的AC-130U,其主要武器都是火炮,前后几个型号所做的改进,也就是通过采用更加先进的火控系统提高火炮的射击精度,并没有拿火力系统做文章。

当然,帝国军队之前陆陆续续装备的那些炮艇机也一样。

可问题是,火炮的精度肯定有个上限,不是说只要持续改进火控系统,就能够不断的提高火炮的射击精度。

严格说来,火力打击精度已经是研制炮艇机作战使用的关键因素。

道理也很简单,随着敌人的防空火力增强,特别是具备全向攻击能力的单兵防空导弹的出现,对所有低空飞行的作战飞机构成了严重威胁,也就要求炮艇机能在更远的地方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按照帝国空军做的评估,炮艇机首次开火距离,得由1500米提高到5500米,战场生存能力才有足够的保证。

随着距离增加,炮击精度会直线下降。

就拿100毫米火炮来说,在射程提高到5500米的时候,首发弹着误差将达到75米。

显然,这样的精度肯定无法接受。

也就是说,需要一种精度更高的武器。

毫无疑问,唯一的选择就是空地导弹。

所幸的是,在启动新式炮艇机的研制项目之前,主要由武装直升机搭载与使用的重型反坦克导弹已经成熟,而且被证明是一种相当有效的对地打击武器,不管是精度,还是威力都能够满足作战需求。

此外,炮艇机飞得更高,速度也更快,能够赋予导弹更远的射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帝国争霸》,方便以后阅读帝国争霸第884章 空中炮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帝国争霸第884章 空中炮艇并对帝国争霸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