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咱俩很多余

作品:重生到七零年代当寡妇|作者:优暖的阳光|分类:现言|更新:2023-09-19 02:28:32|字数:4640字

方圆圆刚把水果洗好,就听到门口传来了一道爽朗的笑声。

“圆圆呢,我家宝贝闺女呢!”

闻言,方圆圆高兴的对身旁的余文韬说道:“是我爸爸回来了!”

说完便像一只小鸟似的飞了出去。

“爸爸!”

方父虽然身材不高,但体格健硕,可即使这样还是被热情的方圆圆给抱了个趔趄。

父女二人热情的打过招呼后,余文韬才走到近前很有礼貌的说道:“方伯伯好!”

方父望着眼前的男人,高大挺拔,丰神俊朗,目光坚毅,眉宇间还透着一股文雅的书卷气。

这比自己想象中要好太多,再加上这一年多来高大山总给他打电话吹耳边风,所以初次见面方父对余文韬还是很满意的。

不由得在心里感叹道,自己女儿挑男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随她妈!

“你就是小余吧,听高大山经常提起你,说你年轻有为,后生可畏呀!”

“是高首长的抬爱!”余文韬自谦的说道。

“对了,你还不知道吧,我跟你们这个领导可是经历过生死的老战友,当年我俩在战场上,有颗炮弹打过来,要不是他老高反应快……”

“爸!”

方圆圆见自己老爸又提起了当年那些往事,就知道没两三个钟头说不完,于是连忙出口打断了他的话。

“别站着说话了怪累的,你们去沙发上坐着聊,刚才文韬还给你洗了水果,我现在就去切好拿过来!”

经自家女儿一提醒,方父才想起来两人还站在门口,忙说道:“小余你别介意啊,我这是见到你太高兴了,一时给忘记了!”

“伯父说哪里话,见到你我也很开心!”

“我特别喜欢听你们革命前辈的故事,来增长自己的见识!”

余文韬是南方人,本身说话是软软绵绵的,再加上在东北当兵多年,两种口音柔和到一起让他说起话来刚毅中带着温和,很是好听!

等两人坐下后,方父瞥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大儿子,没好气的说道:“还傻愣着干什么,没看见小余来了吗,快去沏茶端糖果。”

话音刚落,余文韬连忙站起身来说道:“伯父还是我去吧,我听圆圆说大哥一年也难得回来一次,让他陪你说说话。”

方父闻言,急忙抓住他的手让他坐下:“你坐着陪我说话,他不像你愿意陪我这个老头子说话!”

这时,方圆圆端着一盘切好的苹果走了出来。

“爸,这是文韬刚才给你洗的水果,他怕自己洗的不干净还特意把皮削好了!”

方父满意的拿起一块苹果放到了嘴里,然后笑着说:“嗯,真甜!”

见此情形,方宏涛向上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刚才在厨房明明是小妹洗的水果削的皮,那个姓余的想帮忙,小妹根本就舍不得,现在倒好全成他的功劳了!

还有自己老爸,这可是要把你宝贝女儿拐走的人,你居然对他态度还这么好,真是搞不懂这父女俩脑子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刚开始老二给自己打电话说小妹被一个狐狸精给勾走了,自己还不信。今天一见才发现老二所言不虚呀!

“你杵在那干嘛呢!快去呀!”方父对自己大儿子厉声喝道。

方宏涛虽然不情愿,但还是乖乖的进了厨房。

方父坐在沙发中间,左边是自己的宝贝女儿,右边是未来女婿,二人一唱一和把方父逗得哈哈大笑。

经过聊天方父才发现,余文韬真的跟自己女儿很配。

方圆圆行事容易感情用事,不会掩藏自己的情绪,心思又单纯。

而余文韬成熟稳重,说话办事考虑周全,两人在一起真的很互补。

这让方父对他是越发的满意!

聊了一会儿,方母下班回来了。

余文韬见状连忙站起身来,在路上方圆圆就已经跟他讲过了,方母是江南人,十八岁就离开了家乡投身革命,自从外婆去世后,方母因为工作的原因已经很多年没有回过江南了。

所以第一次见面余文韬是用家乡话跟方母打的招呼。

本来见到余文韬的时候,方母神色还很冷峻,但一听到熟悉的乡音,脸色马上柔和了下来。

“你也是江南的老家吗!”方母用久违的乡音问道。

年轻时在部队,虽然天南海北哪里人都有,但他们的驻扎地在东北,所以想听一听乡音还是很难的。

后来又被调到了首都,全国推行普通话,这次别说听到家乡话了,就是连她自己都感觉快不会说了。

只有在寂静无人的时候,方母翻看着那些老照片,想着自己过世的母亲才会用家乡话喃喃自语!

如今再一次听到熟悉的吴侬软语,方母内心感慨万千。

“伯母,我是江南西镇人氏!”

一听这个地名,方母更加激动了起来。

“我知道那里,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和我的老家离的很近,坐车一个小时就能到。”

“我记得那里有一家糕点铺子,他家的芡实糕很有名的,我中学时期曾经跟同学偷偷跑去买过,那味道我至今难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到七零年代当寡妇》,方便以后阅读重生到七零年代当寡妇第241章 咱俩很多余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到七零年代当寡妇第241章 咱俩很多余并对重生到七零年代当寡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