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玄德公仁义啊

作品: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作者:九七七|分类:历史|更新:2023-09-03 01:25:46|字数:4066字

刘备跟着陈圭一路朝着州牧府赶去,生怕晚了陶谦就噶了。

“陶使君前阵子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身染重疾了?”

刘备看着陈圭,面有不解之色的问道。

“唉,估计是因为徐州战乱闹得。”

“年纪大了,这一着急上火,病也就来了。”

陈圭叹了口气,随口说了一句。

本来他们商量的,就是让陶谦将这个烫手的山芋丢给刘备,然后找机会抽身,离开这个旋涡。

结果现在倒好,送不送徐州,这最后的漩涡陶谦都卷不进来了。

人都噶了,还能说什么?

或许现在陶谦唯一要想的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儿子活下去了吧。

二人快步来到州牧府的正房内,整个房间里飘荡着一股浓烈的药味。

“啊~~”

陶谦在病榻上张着嘴,面色极其苍白。

“使君!”

“使君你这是怎么了?”

“使君,你可不能有事啊!”

刘备小跑到陶谦榻下,双目很快就蒙上了一层水雾。

一旁陶商、陶应两兄弟见状,一阵汗颜。

如果不知道对方的身份的话,他们还以为对方是自己的什么亲戚呢。

是自己老爹要没了,不是你爹要没了,你哭得这么惨是闹哪样?

“玄德...玄德啊,是你吗?”

陶谦半睁着眼睛,视线有些模糊的对刘备问道。

“是我,使君,是我,我是玄德啊!”

刘备点了点头,眼中满是关切之色。

“玄德啊,此前你拒绝了两次,但这一次,我希望你不要拒绝!”

“如今徐州陷入前所未有之危局,曹贼誓要亡我徐州,如今只有玄德你才能拯救徐州百姓了。”

“为了让百万徐州百姓活命,你能拒绝吗?”

陶谦有气无力的说着,看着感觉这老头估计也就这两天了。

“我...我...使君,我刘备何德何能啊!”

刘备感激涕零的哭诉道。

“玄德若不能,何人能也?”

“还望玄德日后能够善待我的两个不成器的儿子。”

陶谦现在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两个儿子,因此在决定让出徐州后,希望刘备能够让二人活下去。

毕竟刘备虽然有些厚黑,但性情上还是仁义的。

“使君放心,以后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我刘备必定会好好照顾二位公子。”

“将来必会悉心教导,让他们成为有才之士。”

刘备哭丧着脸,对着陶谦保证道。

“有玄德此言,我心安矣。”

“呃,咳咳,陶商、陶应,不宜为官,只要玄德让他们安稳的度过一生,就好...”

听到刘备的答复,陶谦仿若浑身的气力都被抽干了一般。

在说出最后一句话后,便撒手人寰。

“父亲!”

“父亲啊!”

陶商、陶应二人见状,纷纷跪在榻前痛苦。

“使君!”

“使君啊!”

“你怎么走了啊!”

“使君!”

然而两位孝子的哭诉声,竟然被一个人的哭声给盖了下去。

那痛苦哀嚎之声,让人闻之无不动容。

“玄德公仁义啊!”

在场的众人无不在这一刻,在心里对刘备竖起了大拇指。

能够哭别人哭的比人家儿子都惨,这不仁义就说不过去了。

陶谦的死并没有给徐州带来多大的影响。

因为刘备无缝衔接,让得本身就威望渐起的刘备顺势接掌徐州。

刘备为了表示自己对陶谦的感谢,当即给陶商、陶应二人一人一个虚职。

至于陶谦临死前说的,二人不适合为官的话,刘哥表示不认同。

凭什么你陶谦说不行就不行,我偏偏认为他们行。

孩子,是需要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使君,如今耽误之急还是退敌。”

“唯有如此,您才能坐稳徐州。”

陈圭看着刘备,出言说道。

“汉瑜言之甚是,不过我已有了退敌之策。”

刘备点了点头,随即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道。

“哦?”

“不知使君有何退敌之策?”

“不如道出让吾等听听?”

曹宏面色有些好奇的问道。

“呵呵,也不算是什么妙计。”

“在下不才,当年也曾参与联军讨董之事。”

“而曹孟德与我颇有交情,我只需告知对方,陶使君已经离世,现在徐州刺史是我刘备刘玄德,想必曹操定会给我三分薄面,退兵而去。”

刘备轻笑一声,神色淡然的说道。

对于刘哥来说,自己是第一次坐上这么牛的位子。

如今正是他大展宏图的好时机,哪里会肯让曹操把徐州从自己手中夺去。

如果曹操识趣也就罢了,如果不识趣...

呵呵,我二弟天下无敌!

若是还不行,那就把陶谦的尸体交出去,让曹操解解气。

不是他刘备不仁义啊,他只是为了徐州百姓免受战火之苦。

等回头,他一定会好好的在陶谦墓前哭上一哭,解释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方便以后阅读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第278章 玄德公仁义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第278章 玄德公仁义啊并对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