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战前部署

作品: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作者:九七七|分类:历史|更新:2023-11-21 01:55:17|字数:4316字

在舆图之前,董宁与荀彧、荀攸、郭嘉等十数位谋士在讨论着此次战争所需要的一应事宜。

其中在粮草方面,由于此次大战的特殊性,军粮也由粟米、稻谷为主改为了以小麦为主,其余辅之的决定。

“主公,此番动兵,不可集中于一处。”

“壶关险要,然可出之兵有限,不如分出骑兵从河东进入并州。”

荀彧思忖着,看着舆图分析道。

“分兵而出的确是不错的选择,不然十万大军出壶关,就需要不少的时间。”

“敌军不会放任我们这么轻易的出兵壶关,若是被人截断,怕是会面临兵败的风险,在下也建议分兵走河东。”

郭嘉附和着点了点头,再次为荀彧的提议增加了决定性的比重。

闻言,董宁微闭着双眸,开始仔细地斟酌起来。

谋士提意见,君主做决策,是时候由董宁来盖棺定论了!

“既然如此,那就分兵。”

“只不过这一路兵马的主将...”

董宁睁开双眼,将这一决策拍板,只不过当决定主将人选之时,他的心中开始犹豫起来。

“靖宇,奉先可为主将。”

“奉先深谙骑兵统帅之道,且早年与匈奴、鲜卑人多有交手,无论是经验还是能力,都没有任何问题,再者,他的乃骠骑将军,若是不以他为主,怕是会让奉先心有不满。”

李儒看出了董宁的顾虑,于是立即提醒道。

正如李儒所说的那般,董宁心中的第一人选也是吕布。

你可以怀疑吕布的人品,但是不能怀疑吕布的能力。

唯独让董宁担忧的是,吕布这家伙脑子失灵时不灵,似有若无的脑容量,再加上不敢拼命的作风,让董宁有些担忧这家伙挑不起大梁。

“奉先的能力我自然不会怀疑。”

“不过,此行恐怕还需要姐夫你亲自出马才行。”

董宁看向李儒,最终决定让李儒来给吕布兜底。

如果说董家这个集团之中哪个人还能挟制吕布的,除了退居幕后的董卓,威势如虹的董宁外,就只有关系最硬的李儒了。

“靖宇放心,有我在,必不会让奉先乱来。”

李儒笑着点了点头,保证道。

闻言,董宁放心的微微颔首。

有李儒这个老阴逼在,吕布这个肌肉猛男想来应该不会出问题。

确定了吕布、李儒这个组合后,董宁又给吕布安排了几个打手。

经过反复思量后,除吕布直属的几名部将外,董宁将马超、华雄分给了吕布当外援。

壶关这一路的兵力要骑兵的用处并不大,因此此次能够征调来的三万轻骑,尽数被安排在了河东这一路。

“如今兵力调配已经敲定,战事不宜耽搁,三日后大军启程。”

“文若、元浩,时刻关注南方,莫要让小人钻了空子。”

董宁面色严肃,对着荀彧、田丰两人叮嘱道。

“主公放心,虽说难保不会有人要趁此作乱,但此时谁若是敢冒头,必为天下之人唾弃。”

田丰拱了拱手,神色淡定的说道。

此番董宁调集半数大军赶赴北疆,国内兵力势必较为空虚。

然而,董宁的大军是抵御异族,若是真有人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攻打董宁,且不说能不能有所建树,单单是对名声的打击就是无比巨大的。

汉与胡,乃国仇家恨,甚至田丰还非常乐意有人在这个时候对他们动兵。

“嗯,好了,我不在洛阳这段时间,时刻盯紧各方,若有异动,无需向我禀报,直接雷霆镇压。”

董宁微微颔首,最后嘱咐了一遍众人。

“臣等谨遵王令!”

荀彧、田丰、顾雍这些注定要留守中央的谋士,纷纷神色严肃的拱手应道。

“好了,孤有些累了,尔等都退下吧。”

董宁摆了摆手,对着众人吩咐道。

“臣等告退!”

众人施了一礼后,纷纷退出正堂。

而待众人离去之后,董宁看向了史阿。

“启禀大王,您所吩咐收集之物,已经被我们从安邑秘密转移至永安县境内。”

史阿双手抱拳,郑重地回答道。

“你可知道具体储藏之处?”

董宁看着史阿,开口问道。

“回大王,此事由属下亲自跟进,自然知晓准确地点。”

闻言,史阿再次肯定的答道。

“很好,此战你跟我赶赴北疆,或许有用得到的此物的地方。”

董宁满意的点了点头,命令道。

“是,大王。”

“大王,那些东西有何用处,难道是想要用火攻之计?”

史阿恭敬地应了下来,不过对于那些物品,他还是难掩好奇之心的问了一句。

“不该问的别问,只需要做好该做之事就够了。”

董宁看了史阿一眼,语气微冷,让史阿心中升起了畏惧之感。

接下来的两日里,得到命令的各位将军,纷纷开始入住军中,开始调动士兵情绪,同时检查着一应的军械装备。

至于董宁,他则是在临行之前好好的陪伴一下家人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方便以后阅读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第434章 战前部署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第434章 战前部署并对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