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上朝

作品: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作者:九七七|分类:历史|更新:2023-12-20 09:17:05|字数:4186字

就在董宁休假的时候,这几天的朝堂上也是闹翻了天。

“诸位,钱粮之事,你们考虑的如何了?”

荀彧手持笏板,目光看向百官,眼神中带着一丝失望。

这几天为了钱财之事,这位掌控政治中枢的荀令君也是明白了很多事。

或许主公说的是对的,有些陈旧的制度的确需要推翻,不然的话大乾终究也会步了大汉的后尘。

荀彧内心中颇有些感慨的想道。

“荀大人,不是吾等不愿意为陛下分忧。”

“而是这抚恤金简直就是不该存在的制度。”

“老夫在渤海为官多年,从未曾听闻抚恤金这种制度。”

“士兵为国尽忠,战死沙场,是他们的职责,为何要抚恤啊?”

孔融皱着眉头,刚入朝堂的他根本不能理解抚恤金这种制度。

“孔少府之言,在下不能苟同,不过,老夫却认为抚恤金一事,应当暂缓,等国库充盈之后再行补发。”

“至于捐款一事,在下认为,此事不可,就算我们这一次捐了,但不能每一次的抚恤金都要靠我们这些朝臣来捐款吧?”

“毕竟,我们这些人也是有一大家子的人需要养。”

司马防身体微躬,虽然没有赞同孔融的说法,但话里话外也是一个字,要钱没有。

“司马大人所言在理,不过老夫依旧认为,抚恤金应该取消。”

孔融见到有人和他一样拒绝掏钱,立马又站了出来。

虽然不满司马防否定他的言论,但孔融却没有过多的去想,只当是他们迫于董家的淫威。

“抚恤金取消一事,诸君无需再提!”

“目前主要解决的是如何补充钱财,来将抚恤金尽数发放,而是不是让你们解决问题的源头。”

荀彧面色阴沉,对着众人喝了一句。

虽然他这些年没有上过战场,但却明白抚恤金制度的重要性。

将士们之所以能够百战百胜,能够在战场上毫无顾忌地奋力拼杀,凭的就是这高昂的抚恤金。

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死了之后,家人们的生活也能够继续下去。

“令君,唯今之计,怕是只有提高商税,将乾王曾经给予商人的利益收回一些。”

田丰叹了口气,拱手提议道。

闻言,荀彧沉默的思考着其中的利弊。

这些年国内之所以发展迅猛,不仅仅是百姓们辛勤劳作,商人的付出也是有目共睹的。

尤其是以甄家、糜家两家为首的商贾们,更是出资将一些年久失修的官道修缮。

虽说他们的做法,有博得朝廷好感的目的,但无论出发点如何,至少他们做了不少有利于朝廷的事。

这个时候背刺,属实是有些让人心寒。

“田大人的提议,在下觉得可行,商人逐利,让出些许的利益也不会伤筋动骨。”

见到荀彧迟疑,阮禹踏前一步,附和道。

他是儒家出身,所以对于商贾很是不喜。

“在下也赞同提高商税,自古商税就没有两成的时候。”

许久不愿意主动开口的杨彪,也按捺不住的站了出来。

作为当世仅存的几个真正的世家大族,杨家是不经营商铺的,因为这会给自家抹黑。

商人是低贱的,社会最底层的贱民,他们杨家自视甚高,又怎能与商人为伍。

何况论田亩,他们杨家这么多年已经不知拥有了多少顷。

“尽管提升商税,也难以解眼下之渴。”

“此事暂且搁置,诸位应该着眼于眼下。”

荀彧神色阴沉,显然被这帮动不动就插科打诨、转移话题的家伙惹得有些烦了。

“那荀大人觉得该当如何?”

“如今府库之中的财帛已经捉襟见肘,若是真的把抚恤金发放下去,这朝廷的运转又该如何?”

刘艾看向荀彧,面色平静地问了一句。

“呵呵,在下已经给了诸位方法。”

“若是诸位不愿意施行,那么在下可能就要亲自出手了。”

荀彧转过身子,面对着百官神色冷峻的说道。

如今的荀彧正值壮年,再加上身居高位多年,身上已经养成了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此时话语中隐藏的威胁,竟让百官纷纷色变。

荀彧虽然平时温和,整个人如同一块暖玉一般,但却并不代表着他没有手段。

如果真的让他动怒,那么在场的众人绝对要吃不了兜着走。

“乾王到!”

就在这时,德阳殿外传来一声宦官的喊声。

百官面色一阵变幻,显然没料到董宁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要知道,他们这位乾王是比较喜欢享乐的。

他说休沐半月,就绝不会在这个时候上朝。

“孤不过几天没上早朝,这朝堂就成了菜市场,诸位公卿真是让孤大失所望。”

董宁一身红色王袍,头戴冕旒走入殿内,言语之间带着浓浓的失望。

他以为不过是休假半月,朝中大小诸事有这些人杰在,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方便以后阅读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第492章 上朝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第492章 上朝并对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