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杨家书院

作品:带着军需来大明|作者:浪子边城|分类:其他|更新:2019-09-08 14:08:24|字数:6174字

先有文人从军,再有杨家书院的突然开启,顿时让杨家庄成为了众文人口诛笔伐的焦点所在,使得有些人直接翻出了杨晨东的历史,说此人不过是秀才出身,便是举人的身份都是当初英宗赐予的。他或许有些文才,会经商,懂得经营之道,甚至也会一点兵法,可以带兵打仗,可是说到开书院那就差之太远了。

要知道,能够开书院者,非要有足够多的知识才可以做到,可不是随便的一个『毛』头小子就能成的。

反对者的声音不少。同样的支持者也是众多。

因为杨报的原因,杨晨东的很多书籍都得以发表,被称为年轻人中的第一奇才。在加上创作了许多的新曲,让他得到了东帅之名;救出了英宗,战败了瓦剌,保住了代宗的地位,使得他风头更是一时无两,军中也多有了崇拜者。

这样的人,怎么会缺少支持者的存在呢?如果放在后世的话,怕是杨晨东开通一个微博,那几百上千万的粉丝是分分钟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了。

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事情竟然是越闹越大,最终事件闹到了朝堂之上,闹到了代宗朱祁钰的面前。

对杨晨东,朱祁镇骨子里是有些头疼的。

此人虽然为臣,可似乎因为年轻的原因,并没有多少为人臣子的觉悟。曾经被封为骠骑将军,那等于是正二品大员的存在,但却从来不上朝,甚至连他这个皇帝想要见到一面也非常的困难。这用着他自己的话来说,他还年轻,玩心太重,上朝议政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鉴于杨晨东的举动总是出人意料,朱祁钰也就允了他的这个要求,毕竟他也担心此人入了朝堂,今天弄点事明天弄点事的让人头疼。可想不到,即便是不入朝堂,依然还是能够掀起风浪的。

就像是弄了一个杨家书院,好好的生意你不做,学什么文人的风雅,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朱祁钰有些头疼,眼见着朝堂之上,有人大声的指责,但也有不少的官员低头不语,以沉默表示着支持,他更不感觉到有些头痛。“众爱卿,忠胆公不过是开了一个书院而已,且据朕所知,他所招名额并不多,只有五十人而已,这似乎算不得什么大事吧,又何需拿到朝堂上来说呢?”

“皇上,此言差矣啊!”就在朱祁钰的话音一落,群臣就有一位老臣站位而出,手持着笏板一脸的严肃紧张,“教书育人,非有大学问者,大德行者方才成行。想忠胆公虽然在其它方面颇有建术,但不过就是秀才出身罢了,怎又能当起如此的重任呢?”

说话之人名为何文渊,字巨川,号东园,又号钝庵,明广昌县盱江镇人。

何文渊学识渊博,通晓天文地理,奏、疏、策、议写得很有文采,善诗。其着作有:《东园集》、《义庭训》、《四书讲义》、《礼记解义》、《钝庵奏议》、《牧民备用书》、《司刑备用书》等。

时任吏部左侍郎一职。他这一出现,便是代表着文人的一种态度,那就是对杨晨东所谓的杨家书院的一种排斥。

说起来,杨晨东出身名门,乃是三杨之一杨荣最小的儿子,又小小年纪中了秀才,原本应该是读书人中的典范才是。可他偏生选择了代官为商,且又统军而战,由文人转为了半武人的行列,得以国公之位。

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就是国公了,这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也让多少人在心中暗暗生出了不服之心,只想着一旦有机会了,定然要给杨晨东一个教训,让其好看。毕竟一个人不到二十岁就走完了许多人一生都无法追求到的巅峰道理,会生出这样的心理也就是在正常不过了。

喜欢带着军需来大明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带着军需来大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带着军需来大明》,方便以后阅读带着军需来大明第二百三十一章 杨家书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带着军需来大明第二百三十一章 杨家书院并对带着军需来大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