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仁王刘备

作品:我为刘备开新服,江山美色|作者:吴越人士|分类:历史|更新:2023-06-22 01:40:53|字数:4236字

刘氏父子的势力,到达了江淮地区。对于北方,造成了微妙的影响。作为曹操的传统势力范围。

豫州、兖州地区,其实并不是很太平。

昔日曹操在兖州的时候,可是斩杀了名士边让,直接导致了兖州地方上的名士,大儒联合吕布,反叛曹操。

就是陈宫、张邈、张超这些人。

那一战,把曹操打的屁滚尿流,差点嗝屁了。幸好夏侯惇与程昱、荀彧保住了两座县城,以及曹操家眷。

否则曹操就要家破人亡,人妻曹。变成了“绿帽曹”了。

经过连年大战,豫州、兖州变得残破不堪。

而曹操为了与袁绍对抗,在军事上维持了庞大的军力,需要大量的军粮。所以上下搜刮,使得兖州、豫州的百姓苦不堪言。

这二州之中,有不少暗中反对曹操的人。

更别说徐州了。徐州屠城,尸体堆积,泗水染成红色,为之不流。

徐州地区反对曹操的人更多。

而且刘备在徐州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了陶谦的官位,却被曹操大军赶走,普遍受到徐州人的同情。

比如说伏波将军陈登。

他虽然没有像糜竺一样跟随刘备离开徐州,但对刘备却是念念不忘。

他形容刘备为。

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这是刘备的人格魅力。他到达哪里,都能获得哪里的世族、寒门、百姓的普遍好评。

犹如醇酒,让他们念念不忘。

实在这个乱世,坏人多而好人少。

智如曹操,屠城掠地,杀人不眨眼。

强如吕布,三姓家奴。

强如马超,背叛父亲。

袁术为了一己私欲,而使得江淮地区的人民,“易子而食”。

袁绍虽然宽厚,但只对世家大族宽厚。

在这些虎狼之中,刘备的存在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神灯,照亮了人心。

刘燕说什么。

这天下八成是我打下来的,但都是刘备打下的根基。如果他不是刘备的儿子,没那么容易。

随着刘燕占据江淮地区,由他掀起的从南向北的风暴,吹拂到了兖州、豫州、徐州地区。

很多人受到了影响。

广陵郡。

徐州的疆域非常庞大,广陵郡位于南方,西部隔着淮水与江淮地区相望,南部隔着长江与江东是邻居。

陈登在这里做了很多年的郡守,曾经勒兵与孙氏兄弟大战,没有输过。

在广陵的西部,靠近淮河的地方,耸立着一座叫徐刘的村庄。

这名字一听,便是老反贼了。

这座村庄并非是祖传的,而是最近十几年才成立的。乃是一个叫徐光的人建立。

徐光祖籍在彭城,今年四十二岁。自小聪明好学,曾经跟随徐州大儒陈宋学习左氏春秋,年轻时候便小有名气,长大后声震徐州,为徐州名士。

他拒绝了州一级官府的征召,举家到达广陵居住。日常以教书为生,学生有数百人。

因为德高望重,所以很多百姓都依附他。十几年间,就有了这样一座名叫徐刘的村庄。

村庄十分强盛,足有千余人。

这日。

曹操战败,刘燕占据江淮的消息,传到了徐刘村。

徐光虽然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极多。但是居住的地方却是简陋,生活极为艰苦。

雨天外边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书房内。

穿着洗的发白的黑色宽袖袍服,头戴刘氏冠,虽贫寒,但却气质出众的徐光坐在主位上。

身形枯槁的他,一双眸子却是大而有神。

他的下方跪坐着自己的亲近弟子,两个儿子。

徐光说道:“自灵、桓之后,汉室渐渐衰弱。昏君当朝,十常侍弄权,天下民不聊生。其实我对汉室,极为失望。”

“但我对刘徐州,却是念念不忘。”

说到这里,徐光的精瘦的脸上露出了怀念之色,说道:“刘徐州在的时候,你们都还小,恐怕不记得了。”

“但我却记得。曹兵强悍,东进徐州。屠城灭国,徐州军民死伤无数。当时陶徐州不武,无法与曹操抗衡。诸侯都畏惧曹操的威名,不敢帮助徐州。只有刘徐州出兵支援徐州。”

“后来陶徐州病故,把徐州之位传给了刘徐州。刘徐州虽然在徐州短暂,但礼贤下士,宽厚仁爱。当时的徐州是社会风气最好的时候。”

“所以。”

说到这里,徐光的脸上露出厉色,声色俱厉道:“当年一战。我徐氏宗族,外宗亲戚,同乡好友,多少人死在曹操的手中?”

“所以。我拒绝了曹操的征召,逃到广陵郡,以教书为生。”

“如果苍天无眼。这天下属曹,我这辈子就做个闲云野鹤。如果苍天有眼,不管是谁,只要有希望战胜曹操,我都要帮把手。”

“更何况是刘徐州父子?”

“我决定了。渡过淮河,举家迁徙前往扬州生活。安汉将军能用到区区的我,我必定竭尽所能。如果用不到我,我耕种交税,也是对刘氏父子的支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为刘备开新服,江山美色》,方便以后阅读我为刘备开新服,江山美色第503章 仁王刘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为刘备开新服,江山美色第503章 仁王刘备并对我为刘备开新服,江山美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