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入宫面圣

作品:大唐第一全能纨绔|作者:样样稀松|分类:历史|更新:2019-09-15 04:29:12|字数:8200字

“屁的风采。”赵侍卫摆了下手,说道:“快进去拜见陛下吧,在甘州干得风生水起,这封赏是跑不了的。某在这里提前恭贺了。”

“谢赵兄吉言。”徐齐霖呵呵笑着拱手,说道:“还得烦劳赵兄,某可不识得这里的路。”

赵侍卫哈哈一笑,说道:“某倒忘了这茬。走吧,某送你进去,找个宫人引路就是。”

徐齐霖进了皇宫,向赵侍卫再次道谢,随着一个宫人,前往千秋殿。

名字没换,可地方和道路却大是不同。徐齐霖一边走着,一边东瞅西望,看着新宫殿。

与太极宫相比,大明宫的规模还不够,但胜在地势高,宫殿新,给人的感觉也挺好。

这就是新房和旧房的差距吧,徐齐霖淡淡一笑,已经看到了前面的宫殿群。

李二陛下此时正在殿内处理公务,相对而言,他这个皇帝当得并不算累,至少比历史上号称勤勉的朱八八、崇祯差远了。

在贞观元年,李二陛下就对群臣说过:“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人心所见,至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

“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从这段话就能看出李二陛下很聪明,很自信。而注重集体的智慧,防止个人专断而造成“兆民之深患”,使李二陛下能够很轻松地管理着这个庞大的帝国。

其实,这才是一个领导者正确的姿势。只要知人善任,兼听则明,领导人既轻松,事情办得也明白。

累得象条狗,象诸葛亮那样事必躬亲、耗尽心血;或是越勤勉越乱套,象崇祯那样的亡国之君。

李二陛下没看过《领导者的艺术》,也没学过管理学,但却能无师自通,这委实让徐齐霖都感到惊讶。

宫人通报过后,李二陛下很快就下了传召的口谕。

徐齐霖走进殿内,施礼拜见,“微臣见过陛下。”

李二陛下抬头,打量着这个长高了一大截,增长了两三岁的翩翩少年。

半晌,李二陛下才扬了扬手,笑着说道:“数年不见,齐霖长大了呀!”

徐齐霖嘿嘿一笑,拱手道:“数年前,陛下觉得微臣小嘛?其实,只是个子身量长了,忠君爱国之心却是没变的。”

李二陛下呵呵一笑,示意宫人看座,说道:“甘州经营得很好,堪称塞上江南,朕甚是满意。此番回京,你有什么打算,说来听听?”

徐齐霖坐下之后,稍微斟酌了下学眼,开口说道:“微臣打算去新安呆上些时日,解决些技术困难。大盈库的工作,也要有所转型,今年争取全部完成。”

李二陛下微微颌首,反正各地方的春耕已过,今年不会有太大的作为,先把大盈库的工作做好,日后外放也能放心。

“钱庄呢?”李二陛下开口问道:“你当初搞的时候,没人在意。现在,可都很是眼红。”

徐齐霖说道:“监管法规出台,监管机构设立后,钱庄便可逐渐放开。只要有法可依,就不用担心闹出什么大事。”

李二陛下沉吟了一下,说道:“为何大盈库的钱庄不再扩股,钱多了不是能干更多的事情?”

徐齐霖答道:“投资渠道还未拓展,以目前的资金已是足够。再吸引更多的股份,只能摊薄收益,令股东不满。”

“投资渠道如何拓展?”李二陛下追问道:“大概需要多长的时间?”

徐齐霖想了想,说道:“除了放贷和远程存取的手续费,微臣想在海洋贸易上想想办法。北方的登莱,南方的泉州福州,都是良港,大有开发空间。”

李二陛下挑了下眉毛,说道:“你想分薄广州的海贸?”

徐齐霖笑了笑,说道:“可能会有分薄,但陛下不必担心冯家。如果陛下允准,微臣便要增资扩股,大造海船。”

李二陛下若有所思,手指轻轻叩击着桌案。征伐高句丽,登莱水师也是一路。如果足够强大,甚至可直捣高句丽腹心,直取平壤。

所以,徐齐霖提到登莱,提到大造海船,不谈海贸的收益,对于大唐接下来的战略,也是极为有利。

“既如此,便先在登莱造船吧!”李二陛下说道:“那里已有船厂,你可以派人去看看。”

徐齐霖躬身道:“陛下,微臣以为南木造船为佳,在福州、泉州建厂更为适宜。”

宋朝宰相吕颐浩在《忠穆集》里的《论舟楫之利》篇中说到:“南方木性与水相宜,故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西船次之,温、明船又次之。”

据《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所记载,宋代的海船“上平如衡,下侧如刀,贵其可以破浪而行。”这种船型多为福船,也就是福建沿海所造木帆船。

哦,李二陛下笑了笑,说道:“朕还真是不懂这些。也好,你可派人先行考察,再请旨上奏。”

徐齐霖要造船的目的,不仅是要跑海贸,也不仅是在征讨高句丽时起作用,他还有更深远的打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第一全能纨绔》,方便以后阅读大唐第一全能纨绔第一百零一章 入宫面圣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第一全能纨绔第一百零一章 入宫面圣并对大唐第一全能纨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