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皇城打太极

作品:大明海殇|作者:就差一杯|分类:历史|更新:2019-06-30 12:26:52|字数:6496字

我“哦”了一声“那个老好人”随即说不下去。

叶思忠点头闷声道“正是申时行整日里忙于说服皇帝立储,在出兵一事上却相当保守,全无一丝张江陵哪怕于慎行于大人的果决风范”

戚都督这几年远离庙堂,便追问道“何谓国本之争”

叶思忠向戚都督拱了拱手“回都督话,据京师传闻,万历九年,皇帝往慈宁宫向慈圣皇太后请安。太后不在,宫女王氏端水让他洗手。皇帝他一时兴起,就宠幸了王氏。”

听是宫闱之事,戚都督皱了皱眉,这本是不应该传出来的,如今传得沸沸扬扬,可见事情已经压制不住。

叶思忠继续道“王氏受孕后,太后询问皇帝,皇帝起先不承认是他的作为,太后命人取内起居注查看无误,至此皇帝方勉强承认当日所谓,不情不愿封王氏为恭妃。宫中宫女互称为都人,皇帝因此称王氏之子朱常洛为都人子,甚是不喜。”

“而三宫六院佳丽,皇帝独宠郑氏,万历十年封为淑妃,次年进为德妃。到万历十四年,郑氏生一子,即朱常洵。皇帝大喜,甚爱之,有意进封为皇贵妃,却对恭妃百般冷落。很快,宫中就有流言说明神宗与郑贵妃曾到大高玄殿祷神盟誓,相约立朱常洵为太子,并且将密誓御书封缄在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

“废长立幼,取祸之道皇帝如何这般糊涂”戚都督怒骂道。

叶思忠又怒拍一下桌子,沉声道“朝臣们正是担心此事,纷纷尚书请求皇帝早立东宫。申时行大人多人率众劝谏,皇帝均予以驳回,还重重处罚了一批朝臣。申时行申大人毕竟身为首辅,皇帝不便责罚,申大人知道皇帝已是开恩,故在出兵高丽一事上表现保守。”

戚都督点头道“申时行谨慎一生,若是让他两头点火,只怕还不如要了他的命。如此说来,倒是不怪申大人。”

叶思忠重重的“嗯”了一声“正是申大人也是有苦自知要怪就怪那为了立储与朝臣争执、自己怄气不上朝多年的朱朱皇帝吧”

我知道,叶思忠心里已经恨极了朱翊钧,但是多年来的君臣伦常,让他无法直接叫出朱翊钧的名字。

戚都督寻思片刻,抬头问道“事到如今,思忠决定如何是好”

叶思忠脸一红,腼腆一笑“老实回话,我已束手无策。我毕竟是外臣,不能对军国之事发言。我此来本是想看望都督,同时也问计于您,如今”

这家伙转向我,一把抓住我的袖子“如今见到这个天下第一狡猾的回来,我自是不肯放过他你说说,怎么办你最是会想这些鬼点子的”

这话一出,戚都督只是看着我笑,片刻后才道“启蓝,你就别藏着掖着了,把你方才的想法说说吧”

叶思忠一听立即来了精神“果然有办法太好了快说快说”

我无奈摇头苦笑,轻轻拍了拍叶思忠的手以示安慰,方才将自己之前给戚都督讲的邀请敌人、上京说服一事再说了一遍。

如果说,大明朝有一个人能理解我,戚都督是第一个,叶思忠就是第二个。这位仁兄听完我的发言,先是叹息道“这几年你走了,每每军政遇到难题、而各位官人无法解决之时,人们常叹张江陵早逝,又说启蓝颇有张江陵遗风,可惜也走了只是这些话只能私下里说,皇帝却是极度反感的。”

说着,他对着我又叹一口气“当年我们战胜了鞑靼人,敌方已经投降,启蓝曾上书都督,愿意一人之名节,换边疆三十年和平启蓝言而有信,如今又是这个格局,我叶思忠服你启蓝”

话说到这里,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戚都督当即表态,并立即修书一封,只送申时行。我自然兑现自己的诺言,今日且和都督、叶思忠相聚一番,商议了具体行动细节,待不悔他们一回来,我便立即赶赴京师,向朱翊钧面陈利害

说实话,这是十分危险的行为。朱翊钧这些年来,出于被管教多年的逆反心理,对二叔祖及他的遗留极为反感,几乎清扫一空。如果不是于慎行、申时行多方维护,只怕多人留不得善终

可是我又怎能退缩呢不远万里回来,本就是为了民族大义,又岂能在此时打退堂鼓

为了我所设想的未来,无论前路如何,我且走一遭京师吧好歹穿越一场,决不能堕了金手指的威名对吗

喜欢大明海殇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大明海殇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海殇》,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海殇第431章 皇城打太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海殇第431章 皇城打太极并对大明海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