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陈淮!大好人啊!

作品:三年徭役:开局造反|作者:云上有个人|分类:历史|更新:2023-07-01 12:36:20|字数:5194字

在秦军紧急备战之时,陈军大营中,陈淮正冲着一众将领撒气呢!

“你们说大王怎么就养了你们这么一群废物,短短数日十万大军就折了一半,你们要本将如何向大王交代?”

一众将领皆是低头不语,但细看他们的眼神便能看出其中夹杂着一丝鄙夷和不服,你是大将军,立了功是你的,现在坏事了就是咱的?

一旁的中年文士看着正拿众人撒气的陈淮也没什么办法,便干脆在一旁闭目养神,突然门外士兵来报:“报!秦军倾巢出动,现在已经离我军不足十里了!”

还不等众人反应,中年文士便惊呼一声:“不好,秦军要对黎郡下手了!”

陈淮当即便召集众将准备率兵决一死战,中年文士看着陈淮那莽夫模样,痛苦地揉了揉头,恨其不争道:“大将军!秦军此次是全军倾巢出动,我军现在损失惨重唯有退入城中据守才有一线生机!”

陈淮却是犟脾气起来了,他娘的你一来就跟老子搁这发号施令,连刀都没摸过的书生你知道什么是打仗吗?

“军师休要多言,这秦军欺人太甚,不就是比咱们多几万嘛,想当初咱们十万人追着二十万梁军打,那是何等的威风!”

中年文士瞪大了双眼看着看着眼前的陈淮,心中懵圈道:“他在说什么?我听到了什么?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将军你也说了,那是梁军,不是秦军!”

“如今的梁军又怎能与那铁血的秦军相提并论,必须撤军!”

陈淮听闻恼怒地从自己身上扯下一块麻布,一把将其塞进了中年文士的嘴中,怒声道:“将军师给本将绑了,待本将击退秦军之后再给军师赔罪!”

手下人赶紧上前一阵忙活,陈淮看着眼前的大粽子,脸上露出一丝快意,看你还跟本将嘚瑟,秦军是厉害但本将也不是吃素的!

“传令全军,迎敌!”

……

“报!陈淮五万大军正向我军开赴!”

“什么?你们没看错方向吧?”

陶献惊诧道:“那陈淮没带着他那五万残军逃回黎郡,反而是向我军杀来?”

“千真万确,陈淮的五万大军离我军已不足五里!”

一时之间,秦军阵营一阵大将皆是不可置信地互相对视一眼,然后爆发出一阵大笑,他们刚才还在担心这陈淮率兵逃跑呢,没想到这陈淮居然这么有骨气,是个人物,他们就喜欢这种有骨气的人物!

“陈淮这种大好人不多了啊!”

“对啊!上赶着给咱送军功啊!”

陶献也是被这巨大的惊喜给冲地一阵迷糊,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内心,说道:“这陈淮乃是陈广的胞弟,切记要抓活的!”

“到时交给主公处置!”

“诺!”

当陈淮率领着大军看到秦军军阵之时,面色不由露出一丝惊骇,陈淮这几日压根就没有亲自与秦军交手过,都是交给了手底下的一众将军,这也是他为什么觉得秦军不过尔尔的原因。

但是在看到秦军军阵之后,那一望无际的黑色洪流彻底地笼罩在了他心中,现在他有点后悔刚才为什么没有听军师的话乖乖撤退了!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陈淮当即准备先下手为强,你阵摆的好看又怎样,大军一冲再好看的阵也没用!

见对面的五万陈军没有一丝征兆的便冲了过来,陶献也是被呛了一口,这陈淮行事还真不可按常理视之,正常大家不该互相放放狠话吗?

在五万陈军快要逼近秦军百步之时,处于前方的一万弓箭手纷纷射出自己手中的箭,这是真正的万箭齐发,密密麻麻的箭雨落下,当箭矢呼啸声、刀剑交击声,与两军将士的呐喊厮杀之声交织在一起,一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蓦然展开!

两军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箭雨过后,在陈淮杀了数百近千人后,才堪堪稳住那摇摇欲坠的军心,但秦军的攻势才刚刚开始,杨昭和赵云率领着麾下两千将士硬生生地将陈军阵营拉开了一道口子。

蔡徐和许坤率领的两翼大军也终于到位,对陈军形成包围之势压了上去。

“缓步推进!”

正面战场,陶献见前锋已经交战上了,大手一挥,身后的五万秦军也压了上去。

“中军压上!”

“杀啊!”

震天的喊杀之声以及痛苦哀嚎之音充斥整个战场,一台巨型的绞肉机若隐若现,汇聚成小溪的鲜血,以及不知是谁的残肢断臂无不述说着战况的惨烈。

“哈哈……呜……李黑子你小子不行啊!居然折在这了!”

“今天老子杀的人全是你的!”

“杀!”

……

在秦弈调集大军意图插足南阳战场之时,陈广与朝廷军队的大战也一触即发,而各地的义军首领则是纷纷缩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闭门不出,现在梁国的形势已经彻底明了了,王室很快就会成为过去,新王将在陈广和秦弈两人之中决出。

沭阳郡。

“主公,那陈广和秦弈几乎是将手下大军全部压到了南阳,咱们要不要趁两人两败俱伤之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年徭役:开局造反》,方便以后阅读三年徭役:开局造反第84章 陈淮!大好人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年徭役:开局造反第84章 陈淮!大好人啊!并对三年徭役:开局造反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