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大战开启!

作品:三年徭役:开局造反|作者:云上有个人|分类:历史|更新:2023-07-01 12:36:28|字数:5002字

正午时分,白起率领三十五万大军与陈广和朝廷大军正式开战,现在秦军的粮草供应可打不起持久战。

而陈广和梁国的太尉高狄在面临着秦军的巨大威胁之下,也不得不选择暂时休战共抗秦军。

“出击!”

“前军出击!”

随着白起一声令下,一场投入近七十万人的大战正式开启!

在离敌军大约两百步时,白起下令道:“放!”

随即便见前方的秦军阵营之中飞出一片密密麻麻的箭雨。

噗噗噗~

还未交锋,对面的两军便死伤数千余人,陈广和高狄面露惊骇,这还搁着大约两百步呢!你秦军的箭长翅膀了吗?

秦弈看着这一幕,赞叹道:“秦弩果然名不虚传!”

为了这批秦弩,他可是将其它兵器的打造全部搁浅放在一旁,日夜赶工才赶制出了这一万把秦弩,甚至连秦弩的特制箭头都没来得及打造。

随着五轮箭雨落下,秦军的箭矢也几近耗尽,两军正式交锋,但是随着双方前军长矛手对上时,在秦军的长矛手后面突然飞出了许多栓着麻绳的石头,密密麻麻的石头在如此近的距离下杀伤力一点也不输刚才的箭雨。

陈广这边,长矛手正拿着长矛对着对面的秦军一阵疯狂输出,谁知头上突然传来一阵剧痛,然而这还没完呢!毕竟在人群如此密集的地方可没有什么弹坑效应,那还一砸一个准儿,一倒一大片!

而朝廷大军那边也好不到哪去,随着前军逐渐溃败,太尉高狄直接命人将抬出了几台大杀器。

床弩!

每台床弩旁都有着数名士兵为其上弦,随着方向调校就位,数支长短粗壮远胜普通箭矢的弩箭划破长空,一连击穿十数名秦军牢牢地钉在了地上。

一时之间由于床弩的投入,使得秦军死亡人数急剧上升,当坐镇后方的白起和秦弈听闻,也是纷纷感叹毕竟是朝廷正规军还是有着一些底蕴的。

“李存孝!”

“末将在!”

“命你率领本部骑兵直取敌军床弩,务必将其毁掉!”

“赵云,赵信!”

“命你二人率领本部骑兵从旁策应!”

“末将领命!”

秦弈则是看着眼前的战局,静心观战,到现在为止除了朝廷搬出来的床弩给秦军造成了一些麻烦,其余地方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随着秦军骑兵的入场,床弩当即转移目标,处于前方的秦军将士没有了床弩的压制,压力瞬间给到朝廷大军这边。

而高狄也是一边组织人手准备抵挡住来袭的秦军骑兵,一边命人将床弩给拉回来,就这几台床弩都还是他专门从王都的城墙上拆下来的。

高狄看着手下的士兵还在卯足了劲上弦,气得差点冲了上去,“赶紧拉回来,没看到压根就射不中几个秦军的骑兵吗?”

“快!多去些人,将弩拉回来!”

就在此时,李存孝率领的秦军骑兵终于赶到,步兵面对骑兵除非是装备精良的重步兵,不然就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李存孝看着地上的床弩刚欲持槊砸去,但当他看到这些床弩底下装着的轮子时,顿时觉得此等利器砸了不是可惜吗?

当即取下马上挂着的铁链,至于为何骑兵随身携带铁链,因为李存孝发现让数个骑兵手持可以互相连接的铁链连在一起再往前一冲锋,对面的敌军那可是成片成片的倒啊!但是此法不适合应用在大规模骑兵作战之中。

李存孝当即将铁链栓在床弩之上,同时吩咐一旁士兵跟着做,至于会不会床弩太重拉不走,李存孝表示一匹马拉不动那就十匹,百匹!

而外围的赵云和赵信见状也是明白了李存孝的用意,纷纷为李存孝争取时间,数万骑兵硬是在朝廷大军之内开辟出了一片空地出来。

李存孝这里也是终于将这六台床弩给涮了起来,为了保险,每台床弩李存孝安排了五十名骑兵拉运。

“走!回营喽!”

高狄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宝贝被这群牲口给拉回了秦营,甚至在李存孝率军离开时又让朝廷大军死伤了无数将士。

白起这边马上就收到了李存孝回来的消息,甚至当他听到李存孝竟然将朝廷大军的床弩全给拉了回来时,也是错愕不已,这种将军麻烦给我多来几个,简直用起来不要太省心啊!

白起还在想着李存孝时,一旁的秦弈立马窜了出去,床弩这玩意儿他可还没机会看过真的,反正现在大军有白起看着,他就是个闲人!

好在这几台床弩在拉回来的时候没有什么损坏,不然可就白忙活了,但是看了眼那又长又粗的箭槽,回想起军中的普通箭矢都是又短又细的,这也配不上啊!

就在秦弈思索着这个床弩该怎么投入使用时,战场的形势已经彻底明了,由于刚才李存孝等人率军在朝廷大军之中一阵搅和,位于前方的秦军将士则是趁机攻了上来,顺带着连陈广大军也差点被右翼攻上来的秦军给冲破军阵。

看着战局呈现一面倒的趋势,陈广已然有了退兵的心思,但是现在的主动权却不在他的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年徭役:开局造反》,方便以后阅读三年徭役:开局造反第91章 大战开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年徭役:开局造反第91章 大战开启!并对三年徭役:开局造反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