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各奔东西

作品:春暖三生|作者:橘香袭人|分类:古言|更新:2023-06-28 07:10:19|字数:4572字

唐玉书已经没有精力折腾了。

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他从风光无限的状元之选到现在微末小官。

从心高气傲到跪伏在地,一次次摧残已经将他的心气殆尽,现在只想安静的过一段日子。

第二日,秦氏被强行送走,唐玉书对自己亲娘也不算绝情,请商队到老宅后帮忙雇人伺候。

商队在京城有商铺,经常帮人送信带人,这种小事也不麻烦,欣然接受。

而且唐家是户部官员,也是他们商铺要应酬结交的对象,自会尽心尽力。

秦氏要离京了,她并不是情愿的,这一走,再见时恐怕就是垂死之际。

她求唐玉书,让她走前见一见牧哥儿。

这个要求被唐玉书冷漠拒绝:“娘,他改姓秦时,就不再是唐家人。

我是对不起他,你也别怪我无情无义,因为你也没有做到一个当祖母的本份。

那孩子被我撵走时,你没有出来制止。

孩子在离开时,对着院子跪拜,你就在后院,你也没有出来。

孩子离家在外的这些时间里,你没有想过去找孩子。

你现在去见孩子,还能喊出孙子这句话吗?”

唐玉书说出每一句话,就先将自己剜了一刀,又狠狠扎向秦氏。

后悔的何止一人。

秦氏抽咽,无言以对。

她想说自己心中想过找孩子,可一次也没有动过。

秦氏走后,没过几天,萍姨娘也离开京城。

比起趁着天色未亮就偷摸出城的秦氏,萍姨娘就大方多了。

现在安娘子已经成亲,天气不冷不热正好赶路,她也该回归故里。

安春风带着特意从书院请假出来的牧哥儿,和玉嬷嬷荣雪一起,在城外十里摆了酒菜替她送行。

离开唐家几个月,萍姨娘已经长胖了一些,此时泪光隐隐,红润的脸带着不舍:“安娘子,你以后一定要带牧哥儿来看我!”

安春风笑着安慰道:“一定,我以后一定来看你。就是我不来,牧哥儿也会来的。”

旁边杨宗过来跟安春风见礼:“多谢安娘子这些时日的照顾,待我回去,就托人给你们带我们那里最好吃的特产。”

在京城跑一趟,杨宗变化很大,尤其是在余家木器店里很是老实认真,不怕累不怕苦的拼命学手艺。

这种踏实劲,就连店里老工匠都问他是否婚配,要给他说一门亲。

杨宗却执意要走,京城水土虽好,难留无心人。

他要回家跟父母在一起,还要在老家开店,替姑姑养老。

安春风也关照他也什么难处就往京城写信,萍姨娘结的善缘,他也享受到了。

旁边,玉嬷嬷将自己带来的一个箱笼打开,里面都是很难买的精细布料。

“萍娘,这些布料都是你用得上的,可以用来做衣衫,也可以换成银钱。”

“这些胭脂水粉也都是上好的。还有这些丸药随身带着……”

箱笼中还有一个小匣,玉嬷嬷一一说给萍姨娘听。

她俩年岁相差不大,在梨花巷待几个月,一起帮着给安春风准备嫁妆办了婚礼,倒生起一些姐妹情。

此时俩人都眼睛红红,只叹相识太晚,分别太快。

牧哥儿也跟萍姨娘道别,就该出发了!

秋风阵阵秋意凉,道边相诉泪眼伤。

好不容易酒宴散,又愁来日信方长!

望着萍姨娘的马车渐渐消失在官道尽头,安春风才感叹一声:“岁月再长,也没有路长,唐家就真的没有人来送一下。”

玉嬷嬷知道她说的唐家,其实说的是唐品山。

萍姨娘离开唐家就住在梨花巷,时间也是三个多月,唐品山一次也没有来寻过。

虽然这样不再起纠纷,可说到底,还是有些伤怀。

安春风把萍姨娘离开时间提前告知了严氏,严氏没有露面但送了一百两银子来。

说这是萍姨娘当初进唐家时带的压箱银,现在物归原主。

这其实就是唐品山的意思,物归原主,两不相欠!

跟过来的丫鬟小厮将剩下的酒菜收拾好,送给早候在旁边的乞儿。

安春风跟玉嬷嬷一边说话,一边往停在旁边的马车走。

旁边道上一辆骡车跟着过来,车夫傻憨憨的喊:“俩位大娘子,坐车回城不,一个人……一个人只要二十文!”

跟在安春风身后的金豆子和牧哥儿听到声音熟悉,回头一看,俩人齐声嚷道:“邱荣!”

那车夫一楞,看向金牧野,眨眨眼问:“你们谁呀?”

上次牧哥儿回到梨花巷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天天守在巷角的邱荣打了一顿。

邱氏找上门来告状,安春风这边正买房修新宅,顺势将她家三间小屋给买下。

卖了房,邱氏就搬家走了,没想到在这里遇到傻呼呼的邱荣。

时间已经过去一年,邱荣看上去容貌没有变,只是要结实一些,可牧哥儿和金豆子两人的变化就大了。

七八岁的男孩子,从简衣缩食到衣食无忧的日子,从小街混子到进书院念书,一身得体锦衣,不仅容貌大变,眼神气质也完全不同,晃眼间就像换了一个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春暖三生》,方便以后阅读春暖三生第299章 各奔东西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春暖三生第299章 各奔东西并对春暖三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