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督军辽东

作品:明末:边军不退|作者:沐风叶|分类:历史|更新:2023-07-21 20:22:44|字数:4480字

“陛下,臣认为,朱威朱大人可当大任…”

韩力容话音刚落,众人面色不一。

杨吉皱眉,他对朱威没什么好印象却也没有什么不满,韩力容此举明显是捧杀,一个四品武将而已,放在地方不过一卫指挥而已,整个辽东数十万兵马,凭借朱威?

韩力容这话不是帮助朱威涨声势,而是要推朱威入火坑。

而内阁末首的冯伟杰,瞥了一眼韩力容,觉得韩力容有些急了。

毛纪低头,大胡子下嘴角,咧出一丝冷笑,万历不止一次夸奖朱威,韩力容却用这种方式捧杀,是忘了万历对待内阁的那一套吗?

别的朝臣,万历不想管,其实也管不了,可是内阁这几个人,万历是想怎么收拾就能怎么收拾的,他们存在的最主要的意义,就是保持朝臣和万历的平衡,当这几个人的心思歪了,万历是不会留手的,虽说他们是百官之首,但是文人,谁不想成为宰府?若是万历有意换人,现在内阁这几个,没多少人会帮他们的,反而大部分会好好表现,争取入万历的眼。

果然,万历面无表情,问道:“你们其他人怎么想?”

杨吉回道:“陛下,朱威虽然有大功,但是太过年少,资历太浅,恐怕…难当此任。”

万历冷笑一声:“你们内阁三个人,两个意思,朕该听谁的啊?”

此话一出,内阁三位头低的更深了,上次若不是因为百国使节的事,杨吉已经告老还乡了,现在这事一出,杨吉基本上是没了再做首辅的希望了。

韩力容是想争一争首辅的位置,所以在上次的事情后,经常与杨吉唱反调,冯伟杰还是那波澜不惊的样子,好似对此并未察觉。

原本内阁三人应当同进退,可是现在在万历面前,已经暴露出来不合了,那么此事肯定要有个了断了。

杨吉是没希望的,而韩力容应当也没希望,万历的眼界智商,都不差的,韩力容心中所想,他又怎么不明白,越是这样的人,万历越不喜欢,因为这种人没有坚持,得势之后肯定会排除异己,这对万历来说,是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可是如今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万历叹了一口气:“朱威先不考虑了,还有别的人选吗?”

没人说话,万历皱眉,手指点着冯伟杰说道:“冯爱卿,你最是沉稳,心中应该有了人选,说说看。”

万历都直接说出来冯伟杰心中有人选了,冯伟杰还能如何呢?只能硬着头皮回道:“陛下,臣以为,辽东局势复杂,主管辽东之人,应当对辽东局势清楚,所以臣推荐…孙承宗。”

万历喃喃道:“孙承宗?今年主持应天乡试的那个?”

冯伟杰继续说道:“回禀陛下,正是此人,万历三十二年,孙承宗中进士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而后转拜中允。曾经在原兵部尚书房守士跟前学过兵事,对边关军务甚是了解。”

万历点头,对于冯伟杰推荐文人,万历是有心理准备的,若是推荐武人,万历可能会怀疑冯伟杰与武人的关系了。

这时代,以文领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并且文臣对于帝王来说,更好控制一些。

万历没有直接答应下来,而是继续问道:“杨吉,你可有人选?”

杨吉回道:“回禀陛下,此事太过突然,臣心中并无人选,还望陛下恕罪。”

万历一挥手,对于杨吉这个说法不太满意,事发突然?那冯伟杰都能想到的,你这个首辅想不到?哄鬼呢?

至于韩力容,万历不想再问他了,这种人弱点很明显,就是太贪,贪名,贪财,贪命,更好控制,但是并没有什么太大用处,反而还会将朝堂弄得乌烟瘴气的。

万历看着跪着的三人,想到以前这三人还是合格的,杨吉善于回环,将各派系的关系维持在一个比较平衡的位置,韩力容名声大,士林中甚有贤名,让他当次辅,就是为了天下士林,而冯伟杰呢,最是冷静,泰山压于前却面不改色,说的就是冯伟杰这种人,有他在内阁,再大的事,也会慢慢平静下去。

这三人数年来配合不错,让万历省心不少,可是如今平衡已经被打破,万历不调整的话,可就麻烦了。

不过今日,甚至近些日子,都不是调整的时机,第一百国使节还在京城,现在对内阁动手,肯定惹百国生疑,第二就是大明近些时候发生的大事了,最大的一件自然是女真的事了,而另外的河南山西大旱,流民四起,还有山东的白莲教。

这些事情现在都是由这三人负责的,若是对这三人动手,再来人可不能一下子就能接住这么多事的,所以万历也只能耐下性子。

“孙承宗,算是一个候选吧,你们还有人选的话,报上来。”

万历说完就准备离去,可是被杨吉叫住:“陛下且慢,臣还有一事启奏。”

万历皱眉,让你说的时候不说,老子要走了你才说,这是什么毛病。

不过君臣情分还是在的,万历深吸一口气,说道:“杨爱卿想说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边军不退》,方便以后阅读明末:边军不退第183章 督军辽东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边军不退第183章 督军辽东并对明末:边军不退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