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逃荒

作品: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作者:云上之云|分类:古言|更新:2023-07-10 08:33:34|字数:5544字

灾年。

连办白事的资格都没有。

更何况,被猛兽咬死的村民,也没有人敢弄回来。

几户人家匆匆立了几个衣冠冢,哭了几声,事也就过去了。

顾秀小,她听到死人了,就记挂着吃席。

等半天,见村里没有动静,便哒哒跑来问顾瑾。

顾瑾哭笑不得说:“你居然还知道吃席?”

顾秀奶声奶气:“知道啊,我可喜欢吃席啦。”

“吃席,可以吃到肉。”

“还可以吃饱。”

顾瑾顿时心酸。

她蹲下来,看着顾秀眼睛说:“以后会好的,阿姐一定让你吃每天吃上肉,每顿都吃饱。”

顾秀听到后,高兴极了,她眉飞色舞,小脑袋点点点。

两姐妹正说着话,李桃花抱着一堆衣服走进来。

“阿瑾,帮娘整理一下。”

“看看路上得带些啥。”

她们被赶出顾家,属于她们一房的物件有不少都被顾母扣下。

一些衣裳和粮食还是李桃花又哭又闹搞到手的。

依顾瑾的意思,家里的东西如果能带走,最好都带着。

等到了乞食的地方,也不用又花钱买。

但是,她们家没有牛车,也没有独轮车,只能紧最有用的物什带。

这个朝代,布料不便宜,很多人家只有逢年过节才扯些布做衣裳。

李桃花手中的衣裳虽然破破烂烂,但在这个家,属于贵重物品。

嗯,还有那口小铁锅。

这边两人整理行装,那边老杨头终于等到了朝廷的召令。

他听到消息后,忽觉得万念俱灰。

“这老天爷是不想让我们活啊!”

老杨头悲从中来,哭呛着。

朝廷下令乞食的州是澜州。

距离他们所在的州城大概有三千里路。

上扬村有三十二户人家。

成年男丁只有九十六,余下两百余人全是老幼妇孺。

这些人,长途跋涉三千里,途中遇到些匪徒野兽,哪有活命的机会!

待消息传遍上扬村,村民们一片茫然。

他们从小生活在这片土地,去过最远的地方是镇上。

三千里路。

一天走四十里路,都得两个多月。

可是,去年旱灾,农作物颗粒无收,他们靠着余粮和赈灾粮食才活下来。

眼下,手里哪有两个多月的粮!

上扬村的人,个个愁眉苦脸,到处哭声不绝。

顾瑾倒是有心理准备。

以前学历史,古代朝廷为了更好的管理人口,征收赋税和徭役,会将人固定在某一个区域。

十户以上设村正,诸户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方便管理的同时更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朝廷下令乞食,准许灾民去往一个州城……

一方面是维稳方便管理。

一方面确保别的州城不会因为灾民四散逃离影响经济。

只是……

三千里路,未免太远了。

这个朝代,交通不便,到处是山林,而山林里,野兽和匪徒层出不穷。

所以,顾瑾就算有心理准备,也麻了。

这时,李桃花神神秘秘将顾瑾拉进房里,将手中的布袋打开。

“阿瑾,你舅舅刚刚过来送了些粮,已经炒好的,你藏着,饿了就拿点吃。”

顾瑾眼睛都亮了,“舅舅家还有粮?”

李桃花得意洋洋:“嗯,你外公有先见之明,在粮价暴涨前,存了些粮,之前没有送,就是在观望。”

“现在朝廷召令已下,他怕我们熬不下去,特意叫你小舅舅送来些。”

李桃花看着高兴,心里却又酸又疼又气。

娘家眼下送粮,这是在和她划清界限,逃荒路上不准备带着她们一家。

父女一场,情分就是一袋粮。

李桃花眼眶湿润,赶紧扭头避过。

顾瑾没有看见李桃花低落的情绪,她抓着炒熟的粮感动之余,又有些疑惑。

感动的是外祖父此时送粮,属实是雪中送炭。

疑惑的是,为什么没有喊自己一家一起逃荒?

顾瑾略微思考,就知道了外祖父一家的顾虑。

两个小舅舅现在尚未娶妻,如果她们一家回去的话,一定会影响他们。

这个朝代的人,非常迷信克夫克子之说,外祖父他们一家有顾虑,人之常情。

顾瑾想想后便放下了。

她冲着李桃花点点头:“娘,放心,我一定将它们藏好,不让任何人发现。”

再次检查行李,一家三口,不,一家四口拿着村里发的户籍路引踏上了逃荒路。

顾瑾边走边思考。

自己一家三口,一个孕妇,两个孩子,逃荒开始的前几天应该没有什么危险,但到后面肯定会乱……

实在不行,还是得去找外祖父一家,讨人嫌就讨人嫌,总比被人煮了吃了好。

毕竟,古代饥荒时,易子而食之事,总有发生。

顾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她就觉得人多好热闹,小短腿迈得不亦乐乎。

从旱灾初起,顾瑾就拉着顾秀一起锻炼耐力,一开始一天走五百米,然后一千米,渐渐的,顾秀一天可以走两千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方便以后阅读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第3章 逃荒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第3章 逃荒并对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