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箭如雨发

作品: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作者:云上之云|分类:古言|更新:2023-08-19 08:32:56|字数:4226字

“师父,城门为什么打开了?”罗五谷惊讶极了,“不对,是城门为什么消失了?”

顾瑾也看到了。

亳县用来防御的最重要的城门,有一扇城门已经消失,只余下一扇门,孤零零的靠着城墙。

消失的城门应该是被灾民卸下,做柴火烧了。

亳县的城门非常厚实,一扇城门保守估计有一千多斤。

不是木头重,而是城门外包了一层薄铁用来防火。

那些灾民弄了一扇城门回去后,想要将里面的木头弄出来,还得费一番功夫。

大概也因为太麻烦,所以,剩下的一扇城门才逃过一劫。

这时宋清琅想要继续走,顾瑾拦住了。

这两天没有下雪,踩在雪地上的印记没有被新雪覆盖。

顾瑾望着杂乱的脚步印,心头警铃大作。

亳县有两个城门。

从香河县过来的是南城门。

还有一个东上的城门,是东城门。

顾瑾他们查看的正是东城门。

那雪地上的脚步印很多,非常多,仔细看,上面还有车辕。

――气温才回升,难道就有这么多灾民出城?

他们就不怕寒潮杀个回马枪,冻死在路旁?

不对。

不对。

脚印不像是平民穿的布鞋印记,反而像是某种军靴!

宋清琅被拦住,不明所以:“师父,怎么不走了?”

他对能与师父一起行动,感到非常自豪。

当然,其他师兄师弟也都如此。

也是奇怪,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以能站在师父身侧为荣,总感觉站得更近,就更受师父青睐。

――以后,传授功法时,就会学得更多。

因为有这种念头,他们十八个人都憋足劲,你追我赶,生怕落后坐冷板凳。

见师父不回话,宋清琅紧紧攥着匕首,莫名有些紧张。

此时,顾瑾已经发现事情不对劲了。

她屏住呼吸,静静倾听周围的动静。

当整个人完全静下来后,顾瑾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听到了两个徒弟的呼吸声,然后就听到了一声“梆”声。

突如其来的声音在寂静的空间,尤显刺耳。

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顾瑾脸色大变。

她甚至来不及出声预警,只急忙扯着两个徒弟朝前急急奔去。

这种梆声,是士兵敲击梆子发出的声音。

一种放箭的信号。

上辈子,顾瑾刷过很多有关历史类的短视频。

其中就有一个up主最喜欢讲的是弓箭与弓箭手。

在有一期的短视频里,up介绍在古代,弓箭是一种远程射击的利器。

用以防御阵地还有远攻。

弓箭杀伤力很大,但有一个缺点。

那就是远处埋伏的弓箭手,不方便接收信号。

后来,有人就发明了梆子。

梆子声音可以传得很远,一敲梆子,守城的所有弓箭手都可以听见,如此才能做到万箭齐发。

所以,才有梆声一响,箭如雨下的说法。

历史上,很多猛将都死在梆子声中。

罗成,杨再兴,孙坚,杨七郎,都是这样被乱箭穿心而死。

顾瑾惊骇得头发都炸毛了,就在她扯着两个徒弟堪堪藏身城门背后时,城墙上,忽然冒出很多士兵。

下一秒。

箭如雨发。

那箭射出时,发出长长戾啸,令人毛骨悚然。

顾瑾浑身肌肉绷实,整个人都处在高度戒备中。

幸好,幸好。

幸好他们离大门只有一步之遥。

三人躲到城门后,听到那利箭“砰砰砰”插在城门上的声音,巨力撞击下,门上的积雪震得瑟瑟落下。

宋清琅吓得腿软脚软,说不话来。

难怪跟着师父出去后回来的人心性都坚定不少,原来是从危险中磨砺出来的!

罗五谷经历过太多生死,但这次也被惊到了。

谁?

是谁埋伏在城门口?

他们想干什么?

顾瑾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首先,不是异鬼。

他们逃窜进亳县,不可能有如此精良的装备。

其次,也不可能是反民,这些人都是乌合之众,做不到如此纪律严明。

那就只有周国的军队了。

顾瑾一下就想起运城之事。

杜玉衡他们经历冰灾后,在瘟疫爆发前逃离运城,他们逃后没多久,朝廷就派兵守住城门,不准里面的灾民离开。

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看来,这次周国的皇帝更加谨慎,在一切还没有发生时,就要将亳县的平民关在城内。

只是,他们不过一行不过三人,至于搞这么大阵仗吗?

箭矢不要钱的么?

还是,他们将自己这几人当成了异鬼?

所以,才不择手段射杀?

顾瑾心里疑念丛生,她闭着眼,再次倾听周围的声音。

一轮箭雨后,四周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罗五谷躲在高大的城门后面,学着师父的模样,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

他们吃过午饭后又备了些物资在身才出发,当时已经是午时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方便以后阅读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第177章 箭如雨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第177章 箭如雨发并对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