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拆字

作品: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作者:云上之云|分类:古言|更新:2023-09-22 08:12:17|字数:4260字

他要么是青洲递运所的官员。

要么就是洞察到皇帝的心思,想方设法搞来的官印,用它一路避开关卡,进入京城。

――也不知道小舅舅和严不悔能不能找到他,他还有没有活着?

顾瑾将印章放到自己怀中,将包袱里油布打开。

油布里的是几张文书。

文书的意思,大概是从青洲运送一批货物前往京城,货物有哪些,数量有多少等,末尾盖的是青州府的官府大印。

递运所。

顾瑾听丁荣贵提及过。

这个机构在周国已经成立多年。

递运所直属工部管理。

所里当官的都是军人。

而负责运输货物的都是从民间征收的民夫。

有的是缴不起税主动提出以人丁抵债的人。

这个机构主管兵器,粮食,盐,茶,铁,布匹等货品的运输。

京城正是有了这个“递运所”,所以根本不用担心物资短缺。

因为山里的土匪不敢打劫他们,而隐藏在关卡的暗桩也会保驾护航。

这几年,只有递运所可以在周国畅通无阻运行。

在青梅县的时候,顾瑾曾经想过利用递运所通过皇帝设置的关卡。

但是他们一行人中,有妇人有孩子,也有老人。

而被征调的民夫,都是身强体壮之人。

他们根本躲不过士兵的眼睛,所以这个选项才被顾瑾放弃。

这枚印章的主人,或许就是借了这个法子也说不定。

眼下,有了这枚官印和文书,顾瑾想要假扮递运所官员和民夫的念头又冒出来了。

万一李成决那边实在不能拉拢,就得想办法找一个易容高手帮队伍中妇女和老人遮掩成递运所民夫,或许也能穿过李子山。

思及此处,顾瑾将文书用油纸包好,贴身藏住。

李大海见她收了物件,这才凑过来问:“瑾儿,这地好像没动了,我们要不要进客栈休息?”

顾瑾左右看看,发现本来站满了人的空地,现在只有他们这一队人还在。

“还是再等等吧。”

“我们进去先将物品都拿出来,等大家伙吃了后,抓紧时间先睡一下。”

地震的级数越高,余震就越多。

眼下,她并不能确定震中心的地点,安全起见,留在原地最稳妥。

人多力量大。

一盏茶后,他们就将所有的物资全部搬出来。

十几头骡子也牵出来了。

“顾凌云,宋清琅,你带着师弟们搭几个帐篷出来,我们这两天歇在外面。”

听到师父的吩咐,孩子们纷纷点头应声。

这边正忙碌。

阳月州州府府邸倒是一片安静。

昨晚地动,所有人提心吊胆过了一夜都没有睡觉。

眼下见没有了动静,南宫瑶做主让下人都回去休息。

她自己也躺回了床上。

昨晚宴席散后,南宫瑶就心神不宁。

谎言常常隐含在看似真情实意里。

那么真相,就有可能隐藏在看似疯魔的话语中。

顾瑾的话,虽然真假难辨,但谶言是真实存在过的。

南宫瑶带着满腹疑惑睡去,待到了后半夜,地龙突然翻身,她惊醒后,匆匆忙忙从房间逃出,那一阵子浑身冷汗直冒。

一瞬间,南宫瑶脑海里闪过无数个念头。

当人有了一丝疑虑后,很多之前忽略的信息就会聚集在一起,去论证那一个疑点。

等她将这些年遇到的事情都串联起来后,脑海里忽然一片空白。

南宫瑶从小就聪慧,正是因为能力强,所以才被祖父送出来与李家联姻。

这多年来,她一门心思辅佐夫君处理阳月州大小事宜,自然对周国各地发生的灾情了如指掌。

她将这些点,像串珠子似的穿起来,突然发现朝廷早就借着谶言暗示警告众人……

天灾将至,让他们早早做打算。

此刻,南宫瑶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总觉得心里焦虑不安。

这种感觉,从来没有过。

忽然间,她蓦然想起离开眉县时,父亲给了她一个锦囊。

要她在无比焦虑时,才能拆开锦囊。

那时她只觉得莫名其妙,现在想来,父亲只怕也早就猜皇帝的心思。

南宫瑶急忙从床上爬起来,伺候的丫鬟听到动静后急忙走来,见到她正打开箱子,忙问:“夫人,可是要找东西?”

南宫瑶:“在眉县,父亲曾经给了我一个蓝色的袋子,放到哪了?”

丫鬟急忙从柜子里拿出来一个荷包:“夫人,是这个吗?”

南宫瑶伸手拿过,迫不及待打开。

荷包里只装了一张纸条。

纸条上只写了两个字。

〔至〕。

〔等〕

南宫瑶望着字,一头雾水。

她对着纸上的字发呆,不知道过了多久,脑海里灵光一闪。

小时候学识字,爹爹经常与她玩拆字。

其中就有“至”字。①

“至”,上下一横,长短一样。

上一横为天、下一横为地,此字天地俱全,有至尊之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方便以后阅读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第249章 拆字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第249章 拆字并对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