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地下河

作品: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作者:云上之云|分类:古言|更新:2024-03-19 13:15:53|字数:4194字

王虎暗自庆幸自己逃得快。

皇帝如此无情无义,自己如若留在地下城,只怕也难逃一死。

他压住内心的恐惧,跟在顾瑾身后朝前走去。

在前方领路的是方正。

方正身旁有几个手下,帮忙疏导并规范队伍的进程。

盛小树也在。

他见到顾瑾过来后,用极低的声音快速告知了一则消息。

顾瑾听到后,脑海中的谜团越来越大!

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分析不出具体缘由,心中不由自主焦虑起来。

责任越大,背负越重。

她每下一个决策,便关系到团队一千多人的性命,稍有不慎,万劫不复。

随着环境越来越恶劣,顾瑾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可丁老离去后,她找不到可以与之商议的人。

一个都没有。

她只能在心里不停给自己鼓励,以此压制住因为盛小树带来的消息而造成的困扰。

不知过去多久,方正领着队伍来到一个洞穴前,他撩起袍子,顺着台阶往下走去。

趁着这个机会,顾瑾快速打量,发现这座山中的洞穴像是天然形成的。

只一秒,她忽然想起两个月前,在暗道里听到的流水声!

也终于明白朝廷为什么将回陵县选做末日后的临时营地。

回陵县有地下河!

如此说来,那些船舶应该就藏在地下河!

顾瑾边想边顺着阶梯来到洞穴底部。

洞穴底部到处都湿漉漉的,各种各样的石头静静躺在地面上。

明明是正午,光线却异常阴暗。

前方领路的士兵已点燃火把朝前走去。

顾瑾连忙带着自己的人紧紧跟着。

大概走了半炷香,她听到流水声。

又过去不知多久,他们终于到达此行目的地。

顾瑾望着眼前的船舶,满眼都是震撼。

这艘船,与她上辈子坐过的最大邮轮也不遑多让。

“师父,好大啊!”叶苗苗由衷感叹。

是啊,好大啊!

在顾瑾的记忆里,1974年泉州曾经出土一艘南宋末年的海船,专家通过残船模拟实验,那一艘海船排水量可达600吨!

后来,应是2007年又有一艘沉船被打捞出来,这一艘船船体长约30.40米,后命名“南海一号”。

可这两艘船,比起在宋代吴自牧所着的《梦粱录》中记载的海商之舰,那是小巫见大巫。

在那本书的记载中,小船都能承载二千料至一千料,还另可载二三百人。

料,是古人对船舰载重的计量单位,一料等于一石,一石相当于今天一百二十斤。

这还只是一艘小型船舶的承重能力。

在北宋宋徽宗宣和五年,朝廷因要访问高丽,诏令浙江定海船坞制造巨舰。

一艘是鼎新利涉怀元康济神舟。

一艘为循流安逸通济神舟。

据《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录,这两艘大型船舶载重达三百六十吨,排水量可达一千吨以上。

顾瑾眼前眼前的这一艘船舶,比那些曾经记载过的大型船舶有过之而无不及。

并且它的造型非常像福船,船高大似楼,顾瑾数了一下,一共有四层。

一般的福船,最底下装的是土石,目的是压舱、增强船的稳定性。

类似于盖房子,建基石,稳固房屋。

第二层,是居住舱室,船上的人们一般居住在这层。

第三层,是操作场所,厨房,储水仓,货物,动物等都在这一层。

最顶层则是作战场所也是防御阵地。

不过,顾瑾眼前的这一艘船舶虽然很大,但相比专家考证的郑和宝船,却不够看。

郑和驾驶的船舶,它的排水量超万吨,如此巨大的排水量,差不多可以比得上一艘小型的航空母舰!

他收复台湾的船舶,上面更是配有“三桅炮船”,还配备各类大炮五十门。

顾瑾当时看到那一部纪录片介绍时,也是非常惊讶的。

在没有机械加持的时代,完全靠人工造出如此大型的船舶,真是难以想象。

眼下,在见到缩小版航空母舰的实物时,顾瑾感到非常震惊。

因为,像这样的大型船舶还有很多,她伸长脖子,借着地下河道旁的火把,一眼都望不到头。

更震撼的是,这条地下河,朝廷改造过。

洞壁和顶部都有人工改造过的痕迹,有些生长了钟乳石的区域,也全部被敲掉。

那涓涓流水声提示着顾瑾,之前连绵不绝的大雨都没有造成洪涝灾害,是因为那些交错的排水沟都通往地下河。

如此伟大的建造,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不止她,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惊住了。

原来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朝廷做了那么多事!

众人惊得鸦雀无声,前方突然传来士兵的呼喊声。

“每一个家族按照之前的组队,以家族为单位,以令牌登船。”

“拿到玄铁令牌的家族往前走。”

“木制令牌和竹制令牌的家族,跟随领路的士兵,寻找属于自己的船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方便以后阅读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第468章 地下河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第468章 地下河并对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